洛丽塔

洛丽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纳博科夫.V.(1899~1977)俄裔美国作家。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1919年随父亲离开俄国,途经土耳其流亡西欧。在大学攻读过俄罗斯语言文学和法国文学并获得学位,1922年毕业后在柏林当过家庭教师、网球教练和电影配角演员,后从事俄语文学创作。1922~1937年间他一直居住在柏林,1937年去了巴黎,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前移居美国,并于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由于他的家庭是个亲英派,纳博科夫从六岁起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从1939年开始就改用英语写作。从1940年开始,纳博科夫曾先后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讲授俄罗斯和欧洲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他业余爱好收集蝴蝶等鳞翅目昆虫,还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研究员,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1959年他辞去了大学教职,移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的创作极其丰富多样,包括了诗歌、剧作、小说、传记、翻译、象棋与昆虫学方面的论文等大量作品,但他主要是以小说闻名于世,如《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透明物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纳博科夫前后期的创作在基本主题和结构手段上的连续性是很突出的一个特征,从最初那部表现怀乡愁恩和移民生活的《玛丽》到他七十岁时所写的那部大掉书袋的探索乱伦爱情之作《阿达》莫不如此。纳博科夫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对他来说,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因为“艺术的创造蕴含着比生活现实更多的真实”,他认为艺术最了不起的境界应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和迷惑性,所以他的作品致力于用语言制造扑朔迷离的时空迷宫,制造个人的有别于“早已界定”的生活与现实,显示出一种华美玄奥新奇的风格;此外,纳博科夫在昆虫学方面具有的兴趣和研究方式也使他的作品对事物的观察与描述显示出一种细致入微和精巧的特色。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品人:
页数:326
译者:于晓丹
出版时间:2000-3
价格:18.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6570210
丛书系列:译林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
图书标签:
  • 洛丽塔 
  • 纳博科夫 
  • 小说 
  • 外国文学 
  • 美国 
  • lolita 
  • 经典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之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扭转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的之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是先看了洛丽塔的电影才去看书的。 电影有两版,一版是黑白的,一版是彩色的,彩色那一版非常之能摸到名著的主题,而且真的能表达出那种爱情。 我真不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对一个没有发育好的十来岁的孩子,七到十二岁,能有什么爱情可言。 但那确实是爱情啊!他为了这个...  

评分

洛丽塔,任性的小妖精。 很喜欢很喜欢她。只有她才可以在大雨滂沱后若无其事地吃樱桃巧克力冰淇淋,还用摄人眼神定定地看着你,然后咯咯笑。媚若无骨。 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如果不是她,趴躺花园天真烂漫看画册,水花浇透鹅黄短裙,就不会有此后种种故事后人漫长迷恋。她是小小...  

评分

评分

最近晚上抽空就读它。 很多让我喜欢的书和电影,第一眼总不会觉得特别好,甚至是讨厌。记得第一次看纳博克夫的这本久负盛名的书,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旧版本。今天想起来,可能是当初太年轻浮躁,也可能是译文太差,总之我看了十页,心里想的是:这也算小说?整一个男人的意...  

评分

我是先看了洛丽塔的电影才去看书的。 电影有两版,一版是黑白的,一版是彩色的,彩色那一版非常之能摸到名著的主题,而且真的能表达出那种爱情。 我真不知道一个成年男人对一个没有发育好的十来岁的孩子,七到十二岁,能有什么爱情可言。 但那确实是爱情啊!他为了这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赤身裸体,站在联邦的法律和刺痛人眼的星星面前。

评分

网上都说主万那个译本烂,于晓丹这个好。其实于版也就看个大概意思,到中间汽车旅馆和公路旅行部分,译者已经跟丢了,陷入了凑行数的水平。库布里克和莱恩各自拍的电影版《洛丽塔》都看了,电影很容易理解成鳏夫的自我毁灭,洛丽塔也有点像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女。小说的处理更复杂、更深沉,主人公越是解释,你越容易把悲悯转移到洛丽塔身上,最后死亡结局前,其实已经愤怒了、谅解了、忏悔了,但失去洛丽塔,死在这时不是个选择,只是履行曾为了占有她所要履行的契约。

评分

译林的译本虽然非全译,但却是最好的

评分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病态审美,要审视的是自己内心的病态,阅读的时候就像患了一场大病,合上书会感觉捡回了一条命

评分

网上都说主万那个译本烂,于晓丹这个好。其实于版也就看个大概意思,到中间汽车旅馆和公路旅行部分,译者已经跟丢了,陷入了凑行数的水平。库布里克和莱恩各自拍的电影版《洛丽塔》都看了,电影很容易理解成鳏夫的自我毁灭,洛丽塔也有点像黑色电影中的蛇蝎美女。小说的处理更复杂、更深沉,主人公越是解释,你越容易把悲悯转移到洛丽塔身上,最后死亡结局前,其实已经愤怒了、谅解了、忏悔了,但失去洛丽塔,死在这时不是个选择,只是履行曾为了占有她所要履行的契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