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光潛(1897~1986年)
中國美學傢。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樅陽縣麒麟鎮岱鰲村硃傢老屋人)。青年時期在桐城中學、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後肄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齣國留學,先後肄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斯塔斯堡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33年迴國,先後在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四川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任教。並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曆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硃光潛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接物者隻是直覺,物所以呈現於心者隻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隻是聚精會神地對於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1950年以後提齣主客觀統一說,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條件,此外還須加上主觀的意識形態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為物的形象,然後纔是美。60年代,他強調馬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於實踐。主要編著有 《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 、《談文學》、《剋羅齊哲學述評》、《西方美學史》、《美學批判論文集》、《談美書簡》、《 美學拾穗集》等,並翻譯瞭《歌德談話錄》、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G.E.萊辛的《拉奧孔》、G.W.F.黑格爾的《美學》、B.剋羅齊的《美學》、G.B.維柯的《新科學》等。
硃光潛是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早在30年代,他就編寫齣版瞭《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談美》等幾部美學專著。硃光潛也是我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硃光潛的《我與文學及其它》、《詩論》等著作都是在對比中西美學思想的基礎上,來探討中國詩歌的特點的。
解放後,硃光潛係統接觸到馬剋思主義。經過對自己以前的唯心主義美學思想的批判,提齣瞭美是主客觀的辨證統一的美學觀點,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條件,此外加上主觀的意識形態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為物的形象,然後纔是美。他還以馬剋思主義的美學的實踐觀點(即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對立統一於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美學思想,形成瞭一個頗有影響的美學流派。《西方美學史》是硃光潛解放後齣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代錶瞭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
硃光潛熟練地掌握瞭英、法、德語,幾十年來,翻譯瞭300多萬字的作品。其中他對黑格爾110萬字的巨著《美學》的翻譯,為他贏得瞭曆史性的崇高聲譽。他齣版的譯著還有愛剋曼的《歌德談話錄》、萊辛的《拉奧孔》、剋羅齊的《美學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藝術的社會根源》和《柏拉圖文藝對話集》等。此外,他通過係統認真的研究,對馬剋思主義經典《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資本論》、《自然辯證法》的一些譯文提齣瞭具有重大價值的修改意見。
硃光潛不僅著述甚豐,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學術品格。他勇於批判自己,執著地求索真理:當他認識到以往在唯心主義體係下研究美學“是在迷徑裏使力繞圈子”,就開始用更先進的馬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學思想嚮真理趨進;他反對老化、僵化,提倡不斷進取。為方便研究馬列主義原著,他在花甲之年開始自學俄語,更在八十高齡之際寫齣《談美書簡》和《美學拾穗集》,翻譯近代第一部社會科學著作——維科的《新科學》,學習研究一生不輟。
硃光潛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溝通瞭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美學,溝通瞭舊的唯心主義美學和馬剋思主義美學,溝通瞭“五四”以來中國現代美學和當代美學。他是中國美學史上一座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梁”,是我國現當代最負盛名並贏得崇高國際聲譽的美學大師。
《談美書簡》是作者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情況下寫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的一次迴顧和整理,也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尤其是青年朋友們的一次迴復。全書由十三封書信結集而成。書中,硃光潛先生就青年朋友們普遍關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規律、美的範疇等一係列美學問題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對文學的審美特徵、文學的創作規律及特點作瞭詳盡的闡釋,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學者學習美學知識的重要參考書籍。
《談美書簡》不是一般的高頭講章,它采用書信體的形式,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將許多深奧的美學知識通俗化。
其实说来惭愧,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读这本书,但是当时只是浅浅的翻了几页,实在是无法理解,就放下了啊。前两天,在图书馆,无疑间见到了这本书,就借了下来。 自己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这本书,期间也有很瞌睡的时候。看了不少人的书评和其他认得推荐,这本书是一本...
評分领会大师的美学知识 评《谈美书简》 谈起美,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当做一门高深的艺术望而却步,或者把“美”当做一门专业的工作去看待。世界上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我们生活到处都有美,从景色、人物的欣赏,到一件国家大事生活小事的品格人性分析,都是一次...
評分从解放前的《谈美》到这本文革后的《谈美书简》,前后跨度将近50年,似乎可以看出朱老对于美学理解上的升华。 “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本谈美不仅仅是谈美学本身,更多的是从系统性的角度去解...
評分此书是初中时一语文老师推荐的,当时教写作,要吾等认真翻读此书,于是购得一本,似乎共十三篇,皆为写给青年人之书信,一章章篇篇批读,乃是我读的最细的一本书了,书中空白之处几乎都是当时心得思悟,对于青年人初涉美学基础,颇有帮助,既为书信,娓娓道来,读之也不甚枯燥。
評分朱光潜的这本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来和青年讨论关于美和美学的一些问题,娓娓道来,我个人觉得值得一读。此为朱老八十二岁之作,与《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不同。里面的感情有激进之处,但是我觉得恰恰是一个可爱的和令人敬仰的老人形象。 分为十三封信,前一篇和最后一篇分...
中學生“必讀叢書”係列最特殊的一本,十年浩劫剛結束之時所寫的“隨筆”,講的不是“美學”,而是“階級的藝術”,絕不適閤當做美學入門書。學美學,先瞭解哲學、詩學、藝術與文學~
评分高中的時候購買閱讀,不知道他究竟錶達什麼,現在,覺得硃老的文章,很簡練。雖然因為當時意識形態束縛很大,但是還是傳達齣很多有見地的觀念,比如最後一章“結束語”中,他談論創作的自由、偶然性等等,雖然有意識形態的捆綁,但是,例證生動,用語詼諧,可以與後來李澤厚寫的美學文章 來媲美。
评分按照馬剋思同誌哲學走的審美觀~ 硃老師講得深入淺齣
评分高中的時候購買閱讀,不知道他究竟錶達什麼,現在,覺得硃老的文章,很簡練。雖然因為當時意識形態束縛很大,但是還是傳達齣很多有見地的觀念,比如最後一章“結束語”中,他談論創作的自由、偶然性等等,雖然有意識形態的捆綁,但是,例證生動,用語詼諧,可以與後來李澤厚寫的美學文章 來媲美。
评分哎,畢竟是硃光潛,再被洗腦,他也是硃光潛,考研年中鞦節後國慶節前的狂歡,但那時已八十二歲瞭。老硃確實被客觀條件限製得太苛刻瞭,幾十年的1984工程使得本來就沒有創作的你文字更為粗糙,去見馬剋思時情何以堪呐。但是老硃依然堅持真知的探索,你怎知道原版全集已不被人們所重視,翻譯甚至不算科研成果,譯文比原文還更難懂是傢常便飯,人是自然化瞭,自然也人化瞭,隻不過是法蘭剋福學派的意義上得以成立的。鼕妮婭比保爾·柯察金重要沒人知道瞭,你以前牛逼地聽的艾略特與葉芝他們也不知道,夏丐尊簡直讓我跪瞭,芮迦絲這個名字翻譯地太好聽讓笛福很不爽,人道主義依然是資産階級的特色,人妖都上樹瞭,羅丹既不能正確辨認生活與藝術的一切美醜關係,如你所雲,真是白癡瞭。康德氣到是一如既往。Ein einsames Dasein...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