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适(1891~1962)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初名,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胡适
出品人:
页数:313
译者:
出版时间:2004-03
价格:1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1822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史 
  • 哲学 
  • 中哲史 
  • 胡适 
  • 哲学与哲学史 
  • 西哲 
  • 历史 
  • 先秦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运用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和西方实证主义的方法,以白话文的形式,对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荀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进行了简明而又系统的辨析和阐明;方法新颖,内容颇多发明,开中国哲学史研究之先河,对后世的学术思想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之前刚刚看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接着看胡适先生的这本,都讲中国哲学史,但因思路不同、角度不同,这两本几乎可以互为补充,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史。 胡适先生说,看哲学史不外乎三个目的:一是明变,探求发展变革的线索;二是求因,找出变革的原...  

评分

最近,有另一个公共号推荐书目里出现了这本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里面是这样评价的:“这本书实际只写了中国古代(先秦)的十数位大哲学家,起自老子,终于荀子,深入浅出,明白如话,非常好读。据齐思和先生说,在上世纪20年代,青年学生的书架上几乎人手一册此...  

评分

讲中国古代哲学的书多如牛毛,我之所以选择看这本书,就是看中了胡适的大名。翻阅完之后的最大感觉是开卷有益!虽然不能完全读懂里面讲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但是收获还是有的。 ① 【成名作】 这本书可以说是胡适博士的成名作。它为胡适带来了一生的荣誉与地位,让...  

评分

◎ 编辑手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就要面世了,回想一年来与这部书的“耳鬓厮磨”、“死缠烂打”,不禁感慨万千。现将一些幕后故事梳理出来,呈现给读者。 闻讯心喜 先下手为强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的整理者肖伊绯先生...  

评分

1923年,一批学子即将出国留学,他们想在出国前快速累积国学常识,对国学能大致了然于胸。但苦于没有专业基础,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找到胡适先生,希望能给他们列出一份实用的国学书单。胡适大笔一挥,写下了一份名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书单。 在书单的思想史部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开风气、创体例之作。可惜胡得了共同体的认同,便做起了“著作监”(黄侃语),只留下半部哲学史(莫不是又去打牌了?)如梁启超言,大纲诸篇,以墨家与别墨最佳,每有创发。其余就浅薄了,人生哲学上尤其浅薄。然而,于墨学上之发明,也得益于孙诒让、章太炎诸君。至于胡博士洋洋自得的述学功夫,恐怕并不严谨。比如,在裁断墨子乡籍时,但说孙诒让可信,何以可信便尽付阙如。于杨朱之考订亦然。现将存疑处列出:1.孔子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恐不可等同语;2.孔子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实为几千年来国人之乡愿;3.胡博士在庄子上做的过“实”,以致庄周成了达尔文的先驱,竟讲起了生物进化论,又在此论上言其人生哲学,岂不可笑;4.胡博士强拉庄子之名学(说法本身也是可疑的)就黑格尔之辩证法,贻笑大方。5写不下了

评分

可以一读,不可尽信。

评分

胡适之。

评分

开风气、创体例之作。可惜胡得了共同体的认同,便做起了“著作监”(黄侃语),只留下半部哲学史(莫不是又去打牌了?)如梁启超言,大纲诸篇,以墨家与别墨最佳,每有创发。其余就浅薄了,人生哲学上尤其浅薄。然而,于墨学上之发明,也得益于孙诒让、章太炎诸君。至于胡博士洋洋自得的述学功夫,恐怕并不严谨。比如,在裁断墨子乡籍时,但说孙诒让可信,何以可信便尽付阙如。于杨朱之考订亦然。现将存疑处列出:1.孔子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恐不可等同语;2.孔子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实为几千年来国人之乡愿;3.胡博士在庄子上做的过“实”,以致庄周成了达尔文的先驱,竟讲起了生物进化论,又在此论上言其人生哲学,岂不可笑;4.胡博士强拉庄子之名学(说法本身也是可疑的)就黑格尔之辩证法,贻笑大方。5写不下了

评分

开风气、创体例之作。可惜胡得了共同体的认同,便做起了“著作监”(黄侃语),只留下半部哲学史(莫不是又去打牌了?)如梁启超言,大纲诸篇,以墨家与别墨最佳,每有创发。其余就浅薄了,人生哲学上尤其浅薄。然而,于墨学上之发明,也得益于孙诒让、章太炎诸君。至于胡博士洋洋自得的述学功夫,恐怕并不严谨。比如,在裁断墨子乡籍时,但说孙诒让可信,何以可信便尽付阙如。于杨朱之考订亦然。现将存疑处列出:1.孔子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恐不可等同语;2.孔子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实为几千年来国人之乡愿;3.胡博士在庄子上做的过“实”,以致庄周成了达尔文的先驱,竟讲起了生物进化论,又在此论上言其人生哲学,岂不可笑;4.胡博士强拉庄子之名学(说法本身也是可疑的)就黑格尔之辩证法,贻笑大方。5写不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