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1972年在山东牟平插队,后做民办教师,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1974-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1982-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1991-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被称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最“另类”的作家,有评价说他是中国白话文的第一把手。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和风格贯穿作品,“王小波文体”为无数青年仿效。“时代三部曲”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其中以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故事背景跨越各种年代,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展示了知识分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代表着王小波对文学的理解和他异于寻常的艺术水准。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历史阴影中超拔出来。
陈清扬是一个香喷喷的LADY,对于这个恶意的世界,她不理解,但是顺服; 王二是个流氓,不理解于是他反抗,他用恶意对待这个恶意的世界, 所以他的腰就像被猪八戒筑了两耙,搞得稀烂。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对于所发生的事情不理解, 这份不理解其实也就是罪恶面前的清白...
评分大家都说陈清扬是直到王二在她屁股上打了两巴掌才爱上了他,小说也是这么写。我却不这么认为。 早在王二被打,陈清扬一接到电话就披头散发眼皮红肿地跑了过来,劈头第一句话就是: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 这不就是一个女人的真心。 王二却很混。他始终以伟大友谊...
评分在火车上看完这本书,看到窗边的高山林海不断退去,如同穿越了一生的隧道,体味了最真挚的爱,以及最难以言说的悲愤,一切复杂的情感纠结成一团,在心底扎根蔓延,无法忘怀。 我的一个小伙伴说黄金时代最感动他的是王二和陈清扬的爱情。的确,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中,两个怪诞的...
评分这一回没有电影可写。写写王小波吧。 如果你时间有限,想要读鲁迅,读《野草》就行;想要读王小波,读《黄金时代》就行。 王小波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 这本书非常非常好读。非常非常有趣。你在地铁上、班车上、等人的时候、等上菜的时候、...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评分简直觉得做一个浑蛋才是人生的正经事了
评分只有用做爱来对抗这孤独的时代,尽管会更加孤独。
评分第一次明白那玩意儿可用"小和尚"代指
评分一个文章的好坏其实少部分取决于它的文字,而大部分取决于它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