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1931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鲁迅来往密切。鲁迅认为“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View in my blog: 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19.html 巴金先生去了... 晚上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新闻日日睇》里陈扬在讲巴金,当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回到家里看一下新闻,得知巴金真的离开了。在官方的哀悼词里可能又是一片的歌功颂德,然后归于我们这...
评分家是一片孤寂的沙漠。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创建者和最高统治者,年轻时苦学得了功名,多年为官,退归林下,广置田产,修建房屋,儿孙们知书识礼,老太爷四世同堂,事事如意。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到戏院看戏,到朋友家打牌,与朋友们组建九老会,轮流宴客作客,鉴赏书画古董。...
评分每一次读巴金的作品,都感到身心振奋,像是被一种激情包围着,震撼着。每一次重读《家》,仿佛置身于爱恨交叠的大家庭中,与那些热血青年共同经受那个时代的冲刷,而其中,大哥觉新是我最钟爱的形象,总是给人以十分真切的心灵触动。看多了对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懦弱的屈...
评分觉慧们背后的那些人——读巴金的《家》 就我目前读过的作品而言,巴金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寒夜》如此,《家》更是如此。 书中最喜欢的人物当属觉新,是由同情而喜欢, 是一种“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的感觉。 他“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
评分View in my blog: http://www.tianya8.net/2005/10/blog-post_19.html 巴金先生去了... 晚上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新闻日日睇》里陈扬在讲巴金,当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回到家里看一下新闻,得知巴金真的离开了。在官方的哀悼词里可能又是一片的歌功颂德,然后归于我们这...
could not stop reading.....too good to be true!
评分真没看出这本小说有什么好的,除了仿红楼梦的那些篇章
评分挺喜欢的故事,大时代的悲剧拧着小家庭的哀愁
评分我妈逼迫我三年级就读《家》,读完了学会一句:鸣凤!上茶!上三杯茶!!!----借此指挥弟弟。
评分巴金说,掏出心来。他说,觉新是我大哥,他是我一生中爱得最多的人。巴金的好处在于他的激情,然而,这也正是他的大缺点,他的激情是一种缺乏节制的激情,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严肃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巴金在其后的日子里为这一小段时期无政府主义倾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