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购新娘》一书可以有多种读法。
从娱乐的角度来读,这是一本关于男女之情的书。各式各样的,中国的,外国的。知识分子的,小市民的。书里的男和女都走了很多的路,造化弄人,却始终没能走到一起。那路,那走法,那结局,好看,也揪心。
从历史的角度来读,《邮购新娘》写了一个家族三代女人的故事。在女人的故事里,历史只是时隐时现的背景。历史是陪衬女人的;女入却拒绝陪衬历史。女人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与历史无言的抗争。女人的争战有时赢,有时输。输的和赢的又不以女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为新的历史。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读,《邮购新娘》涉及了一个迁徙的故事。寻找机会实现自身价值似乎是世界上所有种族的移民原因,只不过这个普通的移民故事具有一个略微复杂一些的包装。一个鳏夫,一个邮购新娘,一个在欲望与道义之间挣扎的牧师,一个有可能成为冷静的旁观者却偏偏没有这样做的干洗店老板。所有应该发生的事情都没有按照善良的愿望发生。所有不该发生的事情都阴差阳错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于是,故事的结尾也只能是那样的结尾。
从文化的角度来读,《邮购新娘》是一部关于寻找的小说。寻找家园,寻找归属,寻找慰籍。寻找的内容也许因人而异,寻找的模式却总是相同的:以希望开始,以失望终结。寻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摧毁一些固有的,建立一些新异的。所以寻找的过程也就是摧毁的过程,失落的过程,忏悔的过程。
《邮购新娘》从结构上来说,它由一个引子,八个章节和一个尾声组成。每个章节有其独立于其他章节的完整故事情节,而各个章节又与其他章节共同构成了全书的系统情节。如果整部小说展现的是一段上下贯穿一世纪东西跨越两大洲的故事,每个章节就是这个大版图上的小方块。章节是以时空交错的方式排列,只有读完全书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版图。故事的悬念是一个叫江涓的女子所可能具有的多种身世和她可能进入的各种结局。在阅读的过程里,悬念充当了毒品的角色,揪着读者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地步入作者预先设定的结局。
张翎的书看久了就没味。人物性格都一样。语言有张爱玲的影子,又太过拿捏,有些做作。比如几乎每个女性都穿过“红色夹袄”。语言框架基本就是:原本是……只可惜……:如果……只可惜……;要是说谁好就是多一分…… 少一分…… ;程度高就是“极是……”;所有的猜测都是只猜...
评分今天刚刚读完了这本书,很佩服作者的思维呵,能将这么多人,一一联系在一起,每个人每个人的故事,让人忽然觉得世界原来这么小呵。 里面没什么风月之谈,虽然都与爱情有关,却又如此平实,大概每个最终尘埃落定的人,大概都会如此,又好似不都会如此,其中一个个小小的意外...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已经的半晚,深秋无夕阳也无鸟叫。 像是经历几个人、几个时代的兴衰荣辱,巴望着的结局也像是作者说的那样,更像是一个开头。 像盆花看着它发芽枝节向上攀附,不知道是作者不想忍痛割爱还是想着结构更加完整丰富,她并未剪掉那些生出的脉络,任由它们向上发展...
评分似乎又回到了一个月半之前的日子,一本接一本地读着淡淡的文字。 然后用青稚的字眼记录下自己更为青稚的感受。 mail order bride邮购新娘,作者是张瓴。 这本书是白色的道林纸封面,象某位淡如菊的女子,而内容也的确如此。 罢罢,先午睡 《邮购新娘》一书可以有多...
评分最近很清闲,只是想从图书馆随便借本中文小说来翻翻,抓到了这本书。书是同一本,但因为不是大陆出版,跟图片上的封面不太一样,连名字也不一样,叫做《温州女人》。 拿到家看前面十几页,怎么都觉得熟悉,三年前在我刚到多伦多的时候,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连载,当时没有看...
还行 就是有点长~
评分高中看的
评分这就是生活。
评分几代女性的故事,兜兜转转的缘分,可能归根到底是不甘平庸,不甘寂寞
评分2009.06.23上午,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