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押沙龙,押沙龙!》充分表达了福克纳的几个典型主题。他的人物融合在他们的历史之中。这里的历史并不单单是一系列事件,而且还包括通过这些事件显露出来的生机勃勃的精神冲突,福克纳在受奖演说中称之为人类精神。依仗着对想像力自我超越的运用,昆丁和施里夫沟通了。在人类精神的领域里亨利和查尔斯同样也是相互沟通的。在超出日常生活的平面上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在福克纳的所有作品中,想像力的自我超越使个体同群体连结在一起,同人类内心的真实连结在一起。福克纳作品中许多人物的悲剧性磨难起源于他们对旁人内心世界的茫然无知,或者他们企图把短暂的超越永恒化。
暮色渐渐围困住我。此时的空气中飘拂着雨水带来的特殊味道:一点土香,些许腥气。可总的说来,那是令人愉悦的气息,仿佛是憋了一天的沉闷到底释放了那般。 我总归是欢喜这种天的,雨淅淅沥沥的落着,叫人有了躲在居室,躲在暗处的理由。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屏气凝神的将自己拖...
评分寒假前看了一半,两个月以后回来,把剩下的一半看完。很多情节和细节已经忘掉,只有在后文不断解谜中回想。 这是托马斯•萨德本想要成为具有高上等级的人,而付诸努力的一辈子。在某一天,当他因为阶级低下而被黑人奴隶拒之门外,告知要从后门进入时,他仓皇失措与绝望。他终...
评分暮色渐渐围困住我。此时的空气中飘拂着雨水带来的特殊味道:一点土香,些许腥气。可总的说来,那是令人愉悦的气息,仿佛是憋了一天的沉闷到底释放了那般。 我总归是欢喜这种天的,雨淅淅沥沥的落着,叫人有了躲在居室,躲在暗处的理由。呼吸着潮湿的空气,屏气凝神的将自己拖...
评分 评分看过得福克纳的第一本书。 当年看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都没觉得这么拗口难懂= =。 押沙龙是《圣经 旧约》里一闪而过的人物,出现在撒母耳记下篇。 哥哥押沙龙与妹妹他玛是一个妈生的。哥哥暗嫩是另一个妈生的。三个娃的父亲都是大卫。 暗嫩暗恋他玛,最终使计玷污了他玛。 押...
故事叙述人用两种语言说话,个性化与高谈阔论;福克纳像斟酒一样从精心制作的器具中把诗的精华注入故事;脍炙人口的妙语以珍贵难得的格言或一气呵成的隐喻形式出现。关于洛莎小姐的文字反映了这种诗化倾向。她对希望,失败,神智健全、癫狂、贫困、忍受做了入木三分的简明定义,在他说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辩白间隙里就插入这些话。
评分福克纳要跪着读。比起《喧哗与骚动》,这本结构复杂得多。《喧哗》从个人出发叙事,《押沙龙》是旁观讲述,前者用意识流来强化情绪,更加跳跃灵动; 后者的意识流整体地营造出荒芜愤怒的氛围,不同的讲述者、讲述者讲述另一个人的讲述,不同的时间线人物线切入,感叹福克纳笔力惊人。美国南部荒芜土地里,生出的野性、背德的恶魔萨德本,腐败的血脉延续到家族每个人,诅咒之子们纷纷走向毁灭,同归深渊。最后一把火点燃萨德本的房子,家族的苦难和绝望在燃烧中爆裂,终于化成灰烬。 “你恨南方吗?” 当然是比《燃烧》和《烧仓房》牛批得多啦
评分恢弘大作,掩卷之际,之前阅读过程中的一切艰涩都成为值得。
评分又见昆丁·康普生,真是既亲切又难受。
评分终于读完了。很多时候福克纳的表述方式让我怀疑他是在故弄玄虚。木心对意识流等小说写法的评价有一定道理:“自从“意识流”写法和其他种种写法出现,我都不以为然,不过是将人剖开,细看,说“这是心,这是肺”。深刻吗?新奇吗?爱情的深刻,必得解剖肾脏、生殖器,才算真正懂得爱情吗?上帝把人的心肺包起来,是故意的。”当然不可否认福克纳的这部小说是有相当高度的,包括它对人悲剧命运的思维高度、它对人内心冲突描述的深刻程度、它让人叹为观止的语言艺术。但意识流小说始终没法达到文学最高峰,福克纳自己也说“就我们谁也没有达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萨克雷等人的高度而言”(包括海明威在内)的“我们”全都失败了。同样联想到书法的现实状况,历史上诞生过太多的书法高峰了,现代人的书法创新非丑即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