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从《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
“人如何感知环境”,这是《城市意象》一本书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读一本书,作者观点胜于史料陈述,论述结构又胜于观点。相比于人人都能说出的“五要素”,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这本书对于历史的回应以及未来的启示。 背景 我们将视点拉长,聚焦于整个历史长河,发现整个历...
评分“人如何感知环境”,这是《城市意象》一本书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读一本书,作者观点胜于史料陈述,论述结构又胜于观点。相比于人人都能说出的“五要素”,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这本书对于历史的回应以及未来的启示。 背景 我们将视点拉长,聚焦于整个历史长河,发现整个历...
评分你可以把这本书认为是在对侠义上城市规划的讨论,讨论的范围包括:如何营造城市中的景观的形态,以期在城市居民以及来访者心中形成尽可能强烈的形态和模式。 本书中,作者把一个城市景观的可读性+可意象性作为评判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若干年后,作者也认识到仅仅注重...
评分大学的时候读的这本书,是因为城市设计课老师的强烈推荐。书很薄,读起来满轻松的,同时有很多实例和图片,因此没有让人有专业性很强的感觉。今天在读"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的过程中,看到了这篇"Maps in Your Mind",介绍的是Edward Tolman在认知行为学领域...
评分道路 边界 区域 节点 地标
评分据介绍是城规领域重要入门书,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识物及它们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与城市整体感知的关系(城市意象的形成)。专业者徒步考察与居民访谈是主要研究方法,与路上观察学有相似之处。对城市史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些视角:城市的哪些位置是城市史研究可能重要的角度;如何理解不同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对象——城市规划者——是如何理解城市空间与其意象的。当然,五个要素是否过于公式化?如何由此继续发展城市意象的结构,是更重要的启发。
评分汪老推荐。。。
评分字数不多,但看得很慢,基本上是看几行就要捋一下思路。看第二章基本上是配合着google地图,没有实地经验果然是不好理解。而且成书时间离现在也有半个世纪了,有些论述内容和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只能看概念了。堪称最近接触的最难啃的一本。(补充:看不下去了,啊啊啊!!!)
评分贝图存货显示-2本,所以从超星上看的电子版。这一版翻译得比项老师翻的好懂一些。50多年过去,波士顿,泽西和洛杉矶的城市意象发生了多少变化,除了研究方法上的启发,这本写于1959年的书也可作为研究这三座城市历史的素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