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璇琮,1933年生,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008年3月起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唐诗论学丛稿》、《唐人选唐诗新编》,合著有《河岳英灵集研究》,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等。
本书把唐代的科举与唐代的文学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课题,是想尝试运用一种方法。这种言法,就是试图通过史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或沟通,掇拾古人在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社会史料,做综合的考察,来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并努力重视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以作为文化整体研究的素材和前姿。
考试,自隋开始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延续至今。人才得到权和利,即成为社会的楷模和领导,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唐代科举是考诗赋和策文,也就是考才情和见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现在的高考改成考记忆和理解了,脱离常轨乱发挥是要...
评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首次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言其最具特色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样式,则非唐诗莫属,它言近旨远,格调或雄健深沉,或清丽高妙,或...
评分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基本面貌,唐代科举考试的核心是进士科,进士科考试以诗赋为主。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出了寒窗苦读,还要结交人脉,获取名声,恪守规矩,避开陷阱。科举制度在唐代定型以后,也塑造了重视功名、以金榜题名为荣的的社会风气。 本书主要将科举的...
评分考试,自隋开始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延续至今。人才得到权和利,即成为社会的楷模和领导,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唐代科举是考诗赋和策文,也就是考才情和见识,所以唐太宗才会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现在的高考改成考记忆和理解了,脱离常轨乱发挥是要...
科举中的文学,文学反映的科举。结构赞一个。叙述朴实无华,材料充实。
评分读起来舒服,书就应该这样写嘛
评分对唐代科举制的梳理考证颇见功力,但对于科举与文学的关系论述较少,而且联系并不紧密。囿于时代原因,很多结论今天看了有大而化之空疏之嫌,而且方法理论都比较陈旧。
评分面面俱到。行文与分析难免时代烙印,史料多用笔记小说。
评分欲明唐代之文学不可不明其科举,行卷制度可参看程千帆先生著作。当年"弄丢"赔了某图书馆十五大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