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中国文学传统和晚清、五四的小说状况为根基,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开大陆学者应用叙事理论以成专著之先河。
一篇读书笔记。由于书是图书馆的,不可勾圈,故开一篇笔记,把陈平原老师的精彩论述/亮点记录于下,日后方便温习。记录的文字有原文摘录,也有我自己总结、提炼过的观点,如需转引,需多加注意,查对原文。 第一章 导言 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叙事学研究的理论模式...
评分 评分 评分小说的三个要素:时间、视角与模式。 一、叙事时间包括演述时间与情节时间。前者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时间,在中国古典小说叙事中主要表现在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对于小说情节没有推动,而只是将一件事情叙述完整;后者是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情节的时间。比如双线并行,共同推向结局。...
算是写得非常清晰通俗而又大气的一本学术著作了。
评分陈老师之所以能领异标新,就在于他敢于对西方的那一套删繁就简。 博士论文可能是很多学者写的最认真的一本书罢,资料搜罗,分析简直可怖,陈老师说的好,很多精彩的结论往往是被丰富的资料和严谨的推论逼出来的。
评分这篇博士论文写的很见功底。相对于“碰撞”,文风一改,气象渐大。
评分每当看到论著里出现“毋庸讳言”、“毫无疑问”这样的词语时,我的心就不免咯噔一下:他们哪里来的自信可以做到如此决断?所以今晚读完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后,犹如清风吹过,令我深深赞赏其平实细致的学风。平原君真是当代学人的典范,中大因有这样的校友才会显得更有气度涵养吧。
评分1987年,陈平原在北大的博士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