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戎,1950年3月出生,回族。1987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1990一1991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民族与族群社会学、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教育社会学等。发表的著作有《西藏的人口与社会》(1996年同心出版社)、《民族与社会发展》(2001年民族出版社)、《社会学的应用研究》(2002年华夏出版社)、《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讲述改革开放后,民族优惠政策实施中依靠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不存在,无论城乡青年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才能就业和获得发展空间,这使民族学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村青年在就业市场上遇到极大困难。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和民众在与中央国企和沿海大企业的互动中居于劣势。随着“西部开发”的项目投入,大量东部汉族人口涌进西部民族地区,这些新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对我国民族关系和矛盾协调机制进行反思和调整。努力探讨在21世纪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应当如何思考我国的民族理论、制度和政策。我们必须努力探讨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以实践为标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民族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创新。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有洞见。以“族群”代替“民族”,以“文化化”代替“政治化”,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关系,促进人口流动建立统一市场,让民族居住和领土脱钩,破除“汉族-少数民族”二元不平等结构,这才是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对策。虽然马戎有点红专,但有大智慧。
评分草草看完。第一篇好,后几篇谈苏联的也好,其他的多有重复。公民权利取代民族权利的思路非常有意思,但另外一些地方字里行间又还是有比较浓的意识形态味道(摊手
评分草草看完。第一篇好,后几篇谈苏联的也好,其他的多有重复。公民权利取代民族权利的思路非常有意思,但另外一些地方字里行间又还是有比较浓的意识形态味道(摊手
评分振聋发聩,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评分一个月断断续续读完,我不太想引用书中妙语和抒发读后感想来表达阅读这本书的激动和快乐,马戎先生绝大部分的文字阐述几乎是我内心想法的学术化和理性化表达,此刻我就想做马戎先生的一条「学术舔狗」如此而已,把他的其他著作和论文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