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R・羅傑斯(1902-1987)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傢,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性本善,有自我實現的發展潛力;他創立的“當事人中心療法”主張心理治療師要有真誠關懷當事人的感情,在真誠和諧的關係中啓發當事人運用自我發展潛力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增強自信心。 羅傑斯的心理療法在當今歐美各國廣泛流行。他認為這一原理也適用於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子女以及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的影響遍及全世界,而且至今魅力不減。
這是――本寫給“有智慧的普通人”的書。 20世紀50年代,羅傑斯成名以後在各地作演講,本書即主要根據這些演講和未發錶的文章整理而成,體現瞭羅傑斯的基本思想。 本書包括羅傑斯與各種各樣群體的對話,對人們善意的提問和攻擊性的挑戰的迴答,主題涉及羅傑斯的個人背景與生活經曆、關於助益性人際關係尤其是治療關係的實質和要素、個人形成的方嚮以及過程、人生哲學的討論、對心理治療的研究,還包括當事人中心治療觀在學校教育、傢庭生活、企業組織溝通甚至國際關係領域的應用含義。 羅傑斯的聲音――充滿愛心和激情,自信而懇切――將《個人形成論》中的多篇論文連成瞭一個整體。與我們對話的這個人知識異常豐富,而且又十分耐心,他仔細聆聽彆人,也聆聽自己。這種全神貫注的聆聽有利於促進個人的成長,也有利於我們思考這個宏大的理論問題:成為一個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这不是一篇书评。 最近刚和大学同学见面,有一番激烈的聊天。他持的观点是人都是善的,都有学习能力,因此不需要太多鞭策,可以进行自我完善;而我承认人有太多弱点,总是需要靠环境、外界的推动才逐步改变。因此达不到共同结论。 有意思的是,这大概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和...
評分 評分“我发现,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试图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行事,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毫无帮助,毫无效果。”——罗杰斯《个人形成论》 今天的话题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有的人认为个体性越强,则会很强调自我,会越不合群,即社会性越差;而罗杰斯的观点则...
評分助益性关系形成的促进条件:1.真诚透明2.积极关注3.共情4.无条件接纳 这本书读得我泪流满面,使我感动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被罗杰斯诚恳的态度打动,他的真挚和透明简直让我有种如晤其面的感觉;第二,这确实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书,一个人该如何发展,该如何与这个世界以及其他...
評分这不是一篇书评。 最近刚和大学同学见面,有一番激烈的聊天。他持的观点是人都是善的,都有学习能力,因此不需要太多鞭策,可以进行自我完善;而我承认人有太多弱点,总是需要靠环境、外界的推动才逐步改变。因此达不到共同结论。 有意思的是,这大概和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和...
一、我與個人: 1.接納自己 2.對經驗開放 3.信任自己(信任自己能做齣正確的選擇,信任自己即使做錯選擇也能糾正) 4.內在的評價源 5.成為流動的過程而非靜止不動的死水 二、我與他人: 1.真誠透明 2.接納他人 3.共情 三、我與生活: 1.不把問題當問題,把解決問題當生活。 2.美好生活的過程,是逐漸遠離自我防禦,嚮著對經驗開放而轉變的過程,個體變得越來越能夠傾聽自己,越來越能夠體驗發生在他內心的感受。
评分我已經開始隱隱地感受並預見到這本書對我産生的不可逆轉的影響。
评分這本是這一係列中翻譯的最好的。推薦。
评分一、我與個人: 1.接納自己 2.對經驗開放 3.信任自己(信任自己能做齣正確的選擇,信任自己即使做錯選擇也能糾正) 4.內在的評價源 5.成為流動的過程而非靜止不動的死水 二、我與他人: 1.真誠透明 2.接納他人 3.共情 三、我與生活: 1.不把問題當問題,把解決問題當生活。 2.美好生活的過程,是逐漸遠離自我防禦,嚮著對經驗開放而轉變的過程,個體變得越來越能夠傾聽自己,越來越能夠體驗發生在他內心的感受。
评分━┳━ ━┳━ 還能有比這個更沒用的理論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