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深得英国小品文神髓。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梁遇春的作品依然无出其右,他的写作风格在当代并无传人,坊间许多的所谓的随笔基本上是形似而神不似。也许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梁遇春(1906-1932)是个短命的文学天才,在这个世上他仅仅活了短短的28年。他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除了二十余种外国文学作品译著外,他自己的文字主要就是本这本书了,这也是他《春醪集》和《泪与笑》两个小册子的集合。是作者用情感、学识和思想酝酿而成的春醪。废名普说过:“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稍纵即逝”。在文中,他谈读书,论学问,聊爱情,议朋友,引经据典,而毫不迂腐唠叨,是纯粹文学的议论,也属于文人的清谈。在小册子中,我们看到的作者是如此热爱生命、赞美人生的,他对待这个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交织在一起的世界并没有用“拍案而起”的态度来批判,而是一种冷漠而鄙夷的方式揭露。
===>>偶遇 人与人的相遇是要靠缘分的,如果无缘,那么茫茫人海中也只能擦肩而过,即使两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过,也是无法在对方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的。同样,人和书的相遇也需要缘分。于滔滔书海中捡到一本好书,正如同于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位知己,兴奋喜悦之余,还有种...
评分春醪秋心 ——此人只好彩笔成梦,为君应是昙华招魂 我读梁遇春也算得是“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去年初冬乱翻《春醪》,印象最深的便是《春朝一刻值千金》——历数睡懒觉的种种好处:“赏心悦意的早晨是一天快乐的先导。迟起不单是使我天天快活地开头,还叫我们...
评分死是一堆灰,生是一团火。 1928年,徐志摩拿着一根香烟向一位朋友取火,说:“Kissing the fire”(吻火),1931年,他就在半空中对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璀璨短暂,惊鸿一瞥。 人们却没有瞥见同时代的另一位吻火者——梁遇春。 梁遇春与徐志摩是真正心有灵犀的,...
评分喜欢这个作家很久了,最近才认真的看他的集子。 文中嬉笑怒骂,俱是性情流露。 读两篇自序,有感,胡诌了两首,平仄对仗文辞精彩什么的都是没有的,聊表心绪。 读《春醪集》 春醪醉梦欢, 不知急景难。 流年醒若苦, 复尽春醪觞。 读《泪与笑》 初品春醪少轻狂, 再观笑泪话...
评分废名说梁遇春的散文是六朝小品,说的十分恰当。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是我的感觉 像乔尔乔内笔下的《春》,希腊神话里吹着笛的潘神。看得出写作者读书的多而驳杂,散文也写的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作者似乎崇尚闲散自然的态度,这几乎是中国文人气质最后的显现,甚至在他那个...
玲珑透顶的才子,海量信息,读起来有点障碍。
评分每一次睡懒觉 就想起您的借口 但不该挥霍才智
评分对人世因爱恋而冷漠.
评分一气呵成梁遇春
评分步调快捷而筋道的文字! 其实除了那首诗我对其它内容并不太感兴趣, 但他的风格很值得称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