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是作者在抗战胜利后脱稿的一个长篇小说,写的是一九四四、四五年国民党统治下的所谓“战时首都”重庆的生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写了一个贫穷的小职员的家庭,母亲妻子中间的隔阕和经济的压迫造成了家庭的悲剧,妻子走了,丈夫害肺病死了。等到妻子回到重庆,婆婆已经带着孙儿搬走了,不知搬到什么地方去了。男主人公断气时,街头锣鼓喧天,人们正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这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沉痛的控诉。
本书这次排印前曾经作者在文字上作个别修订,并将后《创作回忆录》中《关于く寒夜〉》一文附录于后。此外,为便于读者理解这个作品,我们将作者一九六一年所写的《谈寒夜》也附于书后。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重庆,这个家庭有四口人。汪文宣在大学教育系念书的时候,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理想,反抗精神也很强。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和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随后,又怀着创办“乡村化、家庭化学堂”的远大抱负走上社会。然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贫困...
评分《寒夜》是巴金先生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后期创作中成就最高的现实主义作品,曾树生则是《寒夜》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自1979年巴金研究者们开始广泛关注《寒夜》以来,研究者们对她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她“是一个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在...
评分《寒夜》是巴金先生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后期创作中成就最高的现实主义作品,曾树生则是《寒夜》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自1979年巴金研究者们开始广泛关注《寒夜》以来,研究者们对她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她“是一个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在...
评分在这个人生和历史的大舞台上,上演着无数的悲剧。有一类悲剧是“西楚霸王”式的,它展现的是盖世英雄的悲壮落幕,虽然失败,但同时成就了历史的大手笔,以至今天的人们也还一再悲叹他壮志未酬;还有一类的悲剧显得平静甚至于单调,它没有什么波澜起伏,只是一些上不了...
评分2015年,我又遇到低谷,又想起了《寒夜》。2009年,我从韩师图书馆借出它,那凄冷的文字奇迹般地抚慰了我。2015年,我又从华师图书馆借出了它,我想重现寻找那种把我拉回平衡处的感觉。 二次阅读,我已想不起情节的发展。记忆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情感是美好的,而结局应该也是...
看来我的确不适合读他的东西,挺装的
评分想看下别人怎么写将死之人,家里正好有这本书,好像有人跟我说过这是巴金写得最好的小说。没想到读出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小说的味道(后记里作者也说自己受了果戈里《外套》的启发》,但感觉巴金只学到一点皮毛,宗教意味全无,社会批判无力,爱情里的纠结也一直浮在面上……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经常写“过了一两分钟之后她又说”,“两三分钟之后他才说”……不知道是巴金对“一分钟的沉默”没什么概念,还是那时候的人更擅长沉默。
评分如同作者所说,确实是一本悲伤而绝望的书,不过好就好在书里描述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推荐,有些故事就让它消散好了……
评分看了又看
评分感伤的,太感伤的。孩子气的,太孩子气的。巴金一生都有人照顾,他的笔法如此也就不奇怪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