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前后,在挪威森林里的小木屋中,维特根斯坦对自己从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反思,他放弃了自己〈逻辑哲学论〉中所持的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考方式。提出了“语言——游戏”的观点,完成了〈哲学研究〉一书。开创了另一门哲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也始自己的哲学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按语:通读了一遍,但基本上只对前60页有感:后面很多内容是维氏零乱的思考,虽然可以理解为对作为生活形式的语言现象的具体分析,但仍缺乏像前面部分那样的聚焦的主题或者回答前面的论点所导致的某些亟待回答的问题(当然,也或许是我没太搞懂。) 《哲学研究》可看做是对《...
评分一般大家都把维氏看作分析哲学一派,这样说也不错,但我倒觉得他与现象学有很多相像的地方,现象学发展成解释学也说明他们最后的归宿也在语言上,其实,“语言学转向”是由分析哲学和大陆现象学共同开启的,两相比较,或可大有收获。 这本书若纯看做一本分析哲学的...
评分(发表于《南方周末》“副刊/秘密书架”(2011年5月26日)。发表时被编辑直接改名为《周濂的书单》。其实只是我的秘密书架,与个人的学术经历有关,所列书目绝没有囊括我所认为的好书。) 周 濂 我至今仍在四处宣称,当年选择报考哲学系,不是因为高中政治学的好,而是因为我...
评分我读《哲学研究》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觉得读懂了,现在觉得……可能……是读懂了一些吧。 按我的粗浅理解,这本书的观点就是“哲学问题都只是语言问题。”更具体的说,“哲学意义”只存在于语法上。比如,“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个很典型的哲学问题,但是维特根斯坦在书...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被吓了一跳,原来这样也算哲学研究。 那些什么大砖家都忙着给维特根斯坦做前期中期后期思想论述条条框框的写了一大堆,恐怕维特根斯坦自己也想不到吧。 往前看康德 黑格尔 马克思 之类人物的哲学充满了条条框框,1,2,3,4,5,6,7.仿佛这样严谨环环...
其实想打三星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他的人生是有密切关系的,后来的讨论中他显然是想到教学生涯了哈哈。从他自己的意义上说,哲学确实终结于此,他终结之处是海德格尔开始之处。但他的旨趣确也指向语言之外。 PS:维老师肯定能成为我好朋友的说。
评分维特根斯坦其实不算天才,因为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对很多问题的见解也只是他人成果的装逼表述版。但是他确实也是个天才,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用自己的理论所给出的方式来论证理论本身。
评分本年度最费解的书。但是单视角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的书。
评分关于日常语言的一本速写。非常诚实的一本书,缺陷是有破无立。其实维自己对这个也不太满意。另外,李步楼的译本没陈嘉映的准确,貌似一个是英译一个是德译?但李版比较通顺。
评分本质对我们是隐藏着的。我们问什么是语言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一劳永逸地给出的;是不依赖于任何未来的经验的。哲学问题具有的形式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哲学的任务并不是通过数字或逻辑-数学的发现去解决矛盾,而是使我们有可能看清楚给我们造成麻烦的数学的现状:在矛盾解决之前的事态。哲学只把一切都摆在我们面前,既不作说明也不作推论。因为一切都一览无遗,没有什么需要说明。因为,隐藏着的东西,乃是我们不感兴趣的。我变成了石头,而且我的痛还在继续。说我想要一个苹果并不意味着:我相信一个苹果将会消除我的不满足的感觉。这个命题不是表达一个愿望而是表达不满足。哲学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偏食:人们只用一种类型的例子来滋养他们的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