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1900-2002),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哲学诠释学的代表人物。《真理与方法》这部巨著是加达默尔的代表作,被称为现代诠释学的经典。
哲学诠释学探究人类一切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的种种条件和特点,论述人在传统、历史和世界中的经验,在人类的有限的历史性的存在方式中发现人类与世界的根本关系。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1、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 2、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 3、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
作者对文学、思想史、美学等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哲学诠释学对人文学科各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被看作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沿着胡塞尔-海德格尔的道路一路走来,将诠释从方法论高度提升到了哲学高度。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已经在艺术、教育、法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浇灌出绚烂的花朵。任何一个主要论题都可以写上十几万字的专门论文。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不是“前理解”等革命性理论,而...
评分 评分《真理与方法》不是很好读,尤其是刚开始读它的时候,几乎就不能够辨别它究竟想说些什么,尽管之前已经受到了二手资料的充分熏陶,还是会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我想,这首先要归结到洪汉鼎先生的翻译上来,其次就是加达默尔行文本身的“散漫”和“随意”。不过要是能够硬着头...
评分从起源来说,德文原著,翻译到拉定位就变成解释了,还原诠释学,哲学性思想性,有些难懂,大概知道了诠释学4个要素,理解,解释,应用,技巧,书有些晦涩难懂,在网上搜到洪教授的讲座,看看更容易理解,举的例子,这本书貌似还是台湾大学里进行通识教育所推荐的书,也许不是这...
评分: B516.59/4036#1
评分翻过。没看懂。以后估计没机会看了。
评分2016-11-21
评分只理解了一点点,那就是物体什么时候有意义,其他的太艰深。
评分伽达默尔对康德、黑格尔、海纳粹、胡塞尔等众哲的解读都非常精到。大哲学家似乎都有一种必备的素质:对之前的哲学家有独到而又让人信服的见解。此书起始伽达默尔用对康德美学中的四个重要概念的历史的考察这样的方式来进入他的体系的目的是出于一种对自己学说的方法上或入口的巧妙的辩护,即:解释学的重要概念本身也是历史地获得的。我又想了一下,反倒不太理解伽达默尔说的“即使就其逻辑意义而言,共通感这一词在康德那里也没有起什么作用”。这个概念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是若即若离、有些飘忽不定的。原因在于在它中不是包含了一种相对主义的威胁吗?那是自我瓦解其自身原本对于普遍性的要求的。康德似乎对这个概念抱以过多的厚望,共感一词在审美中显得有些宽泛了——也许康德从来没有想能够彻底地消除鉴赏上的争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