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畔回忆录

墓畔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1768年9月4日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1848年7月4日卒于巴黎。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基督教真谛》,长篇自传《墓中回忆录》等,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法] 夏多布里昂
出品人:
页数:1946页
译者:程依荣
出版时间:2005-6-1
价格:2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0215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夏多布里昂 
  • 回忆录 
  • 法国 
  • 法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墓畔回忆录 
  • 传记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墓畔回忆录》:墓志铭既可指勒之碑石的诗体或散文体铭文,也可指任何类似墓志的悼念性质的文字。这部《墓畔回忆录》,也可算是作者给自己写的一种墓志铭。

鸟之将死,其名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

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

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岁月的山坡……

浪漫主义文学赞成者或反对者,回忆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厌恶者,大中学生……

一个挣扎着反抗时间的老人,终于敌不过时光的流逝,完成从摇篮到墓地的长旅……

大约七十岁的时候,他在圣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贝的孤岛上,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十年后,他被安葬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装饰,只有无名方石一块,上面立着粗硕的十字架。孤独地,骄傲地,默默地面对大海……

这坟墓的墓志铭很长,名字就叫《墓畔回忆录》,其中有这样的话: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

希腊、罗马的墓地,常设在城郊的道旁;埃及的墓地,常设在尼罗河畔;惟有作者的这墓地,选在汹涌大海的波涛声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就连卢梭那么赤诚的忏悔录都被人诟病有矫揉,美化自己的成分,谁会怀疑其他人的回忆录的不会把自己美化成一个他希望被人接受的形象呢? 那些指摘夏多布里昂这本回忆录夸张,不实,做作的人,大可不必或于认真。 毕竟回忆掺杂二两悲喜,浇筑二两后悔和遗憾,和以流逝的时间之水...  

评分

评分

此书是夏多布里昂的代表作。不过说实话,我不太欣赏他的作品。虽然雨果说: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但我还是喜欢雨果的作品(《九三年》《笑面人》百看不厌),更不用说相对于浪漫主义我更欣赏的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福楼拜等)。   此书说是回忆录,但更...  

评分

作者文笔非常优美,全篇充满一种忧郁的气质。个人更喜欢他关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的那几篇。 政治有分派别,美好的文字却无疆界。  

评分

2004-4-22 下午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雨果老人家年轻时说的,夏多布里昂是谁我本来都不太清楚。后来才知道,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就是他老人家。法国也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当拿破仑兄用武力征服欧洲男人的时候,又来了个夏多布里昂以浪漫征服欧洲的女人了。所以雨果少...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墓畔回忆录》,费时十余日,更像是耗尽了我整整一生。其间几欲辍卷,一如偶尔撒手,但人生如此漫长,岂是说撒得就撒得!读完是书,垂垂老矣,如果不是楼下的车声、市声、调笑声,真有墓畔徜徉,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感觉。是书虽纵横捭阖六十年,纸上英雄,成了英雄冢;镜里美人,化作美人尘。政治这些就俗了。故读拿破仑、雷卡米耶夫人等处,未免不几番流连几番致意。至于其他,异国情调,儿时芜梦,亦多有会心焉。

评分

拖了半年终于看完,唉此书果然还是读个精选本就够了。整体又长又臭,基本都是自吹自擂(当然有些部分确实值得吹),写得根本不怎么样的拿破仑传记估计占了超过30万字的篇幅,自己的书信他人的书信估计也超过10万字,简单港相较于同样篇幅的蒙田随笔这本就是一大坨注水肉……插图毫无意义而且印刷质量堪忧,感觉完全没有再版的必要

评分

当年在图书馆是多想把它给偷走……

评分

之前读过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一下被那种浓郁的抒情与诗意吸引住了,彻底爱上夏夏。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搜罗夏夏的各种书,这套《墓畔回忆录》就是在孔夫子上用了80元买来的。十分认真,正襟危坐,准备一顿饕餮盛宴。但是从一半起,无法压抑心中一阵阵涌起的失望。《阿达拉》中极具风情的优雅华丽丝毫不见踪迹,译者似乎只把能够成书作为首要任务。我不知道这厚厚的三大本书两位译者用了多少时间,但我始终认为,作为夏多布里昂的巅峰之作,他不会写得如此平淡无味,如此貌不惊人。只要读过《阿达拉》的人都明白夏多布里昂的水准。我只能说,夏夏

评分

这样的书绝对是值得典藏,可惜东方出版社非常不负责任的编辑们,你们真TM是出版界的败类,两三百块的一套书,几乎每一两页就有错别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