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1899-1935),号熊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19179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35年就义于福建长汀中山公园。临就义之时,他独坐八角亭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酒喝到一半,瞿秋白说:“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喝完,他缓步走出中山公园,手执香烟,神色自若,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从容就义。瞿秋白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瞿秋自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过“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作为著名作家见证过苏俄的革命,作为党的领袖领导过中国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早期阶段的斗争的瞿秋白,在生命尽头写下了本书,却表达了对政治的困惑倦怠,对文人生活的热爱眷恋。书本透露出来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其独特的遭际及其折射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渊源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书的出版为我们研究瞿秋白、进而回顾20世纪知识分子革命者的心路历程,保存了珍贵的原创史料,展现了选编者深刻的洞见和幽邃的视角。
《多余的话》,足够蛊惑。 如果,只读该书前八篇文章,我想,读者如你,和许多人一样都会惊叹:“与其格瓦拉,不如瞿秋白;与其一味革命,不如革命中反思,反思中革命。” 好吧,照着瞿秋白临终的反思:“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在当时是形格势禁...
评分《多余的话》,足够蛊惑。 如果,只读该书前八篇文章,我想,读者如你,和许多人一样都会惊叹:“与其格瓦拉,不如瞿秋白;与其一味革命,不如革命中反思,反思中革命。” 好吧,照着瞿秋白临终的反思:“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在当时是形格势禁...
评分瞿秋白:《多余的话》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0年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也许是迄今为止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真诚最惨痛的忏悔。 以下摘自《多余的话·文人》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这是清朝一个汉学家说的。的确,所谓“文人”,正是无所用之的人物。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家、...
「已经放弃思考了,还去怀疑什么呢」……就,常读常新。
评分末尾书单,看见屠格涅夫的rudin,我曾一度以它为网名。确实是一个会说着此地甚好然后赴死的人啊
评分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永别了!
评分他说自己是因为懂俄文才偶然地扮演了政治家,没有能好好投入爱好的文艺,又不能产生真正的无产阶级意识,早就结束了勉勉强强的政治生命,一生只是无用无成的“文人”。但是他说也不后悔枉费了一生心力在不感兴味的政治上。这是一封真实的绝笔,关于真实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实现,万千感触不知从何说起。
评分推荐陈先生的导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