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伦,《纽约时报》的撰稿人,也是《哈泼》杂志的特邀编辑。他是两本获奖书的作者:《第二自然:一个园丁的教育》、《一个我自己的地方:一个业余建筑者的教育》。波伦现在与他的妻子和儿子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
中讲述了四种植物:苹果、郁金香、大麻和马钤薯与人类之间的故事。迈克尔·波伦把它们分别代表人类的四种欲望:甘甜、美丽、陶醉和控制。这四种植物因为人类欲望,从而获得遗传上的成功。我认为这四种植物象征着人类追求幸福、美丽和权力,压制罪恶的欲望。人们从植物身上达成了欲望,而植物也从人类欲望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就如同一对舞者,缺少谁都无法完成一支动人的舞蹈。“将这些植物视为与我们的一种亲密互惠关系中的愿意合作者,意味着有所不同地看待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也视为其他物种的设计和欲望的对象。”
书是很有意思,但是翻译得太可怕了,编辑也不把把关。 如第一部分关于苹果的,苹果可以做成酒,……黄油!!你见过苹果作的黄油吗??肯定是 BUTTER, 这里是果酱。烂糊糊的都可以叫做BUTTER。就算编辑不懂英文,这种毛病还是看得出的吧。 另外很多句子看得出王毅很努力了,也想...
评分世界是银子做的,不知怎的,这句隐喻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最开始听到它是在《白银时代》中,"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说这话。"我"却不能了解他的意思。 其实我高中读这小说的时候,也不明白,只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封闭体系最终会走向熵的极大值,内部达成均一。银...
评分在这个基因游走的世界 ——《植物的欲望》 于是 很多人和我一样五谷不分。没法分。从小就在餐厅和菜场的背景中完成吃的工作,城市里的土壤、土壤里的植物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甚至听一个诗人在抱怨,他送给女儿一掊种子,却满大街找不到泥土。而在花店里,我们出钱购买包裹在塑...
评分原版看了一半,觉得读英文还是比较费力,然后借了译本,发现中文也很费力。。。对照着看完了,毕竟内容很有意思。对植物、人对自然的所谓改造都一些新的想法
评分在这个基因游走的世界 ——《植物的欲望》 于是 很多人和我一样五谷不分。没法分。从小就在餐厅和菜场的背景中完成吃的工作,城市里的土壤、土壤里的植物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甚至听一个诗人在抱怨,他送给女儿一掊种子,却满大街找不到泥土。而在花店里,我们出钱购买包裹在塑...
从前有一只苹果,为了保持甜度,一直在保守地生活,直到穿越欧洲大陆和大西洋,一个耶稣式的人物和它一起从种子重新开始,义无反顾地酸,变成酒,再回到甜,欲望中间有无数穿行的路线。这是关于美国清教徒的历史教材,进化论天生就是为这么一群美国苹果准备的。
评分我们面前的每一件事都是双重性的,既不是这个世界的,也不是那个世界的,而是同时属于两个世界的.一个人是朝外看着大地去寻找意义的,而不是向内或者朝上.世界无论肉眼看是静止的,本质上也是在运动着的。就如同肉眼看是运动的,本质上也是静止的。有供给我们参透的同时也应该有它自身的隐秘性。它的奇妙性就如同人类的感情。如同江海潮汐的涨落,候鸟凭着迁徙的记忆分毫不差的回到出生地孕育新的生命。就算是肉体消融了,怎么看也应该只是静默的接受了生命的终焉,而并非是从什么之中解脱出来的。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去保存的最好的世界是那些荒野自身.
评分可爱
评分拖拖拉拉才看完的一本书。 有趣,涨知识。 苹果的甜和郁金香的美丽,大麻的陶醉和土豆的控制。最好看的后两章。 有一个私人的园子,做一个园丁,我也会抑制不住好奇心去种大麻吧。但书中对大麻成瘾和吸食快感的描述,总有为大麻平反的意思在里头。会教坏小朋友。 狄俄尼索斯的自由、蛮荒、放肆和毫无秩序又充满热爱,比起阿波罗的理性、控制和精密,有魅力多了。 所以即便我真的有了个园子,它也一定是一副醉醺醺又热烈的样子。
评分以色列人的那本人类简史里说农业革命是人类被小麦驯化,这种植物动物通过人类而繁殖扩散的观点在这本书里谈得更透彻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