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1985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Six Memos for the Millennium is a collection of five lectures Italo Calvino was about to deliver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Here is his legacy to us: the universal values he pinpoints become the watchwords for our appreciation of Calvino himself.
What should be cherished in literature? Calvino devotes one lecture, or memo to the reader, to each of five indispensable qualities: lightness , quickness , exactitude , visibility , and multiplicity . A sixth lecture, on consistency , was never committed to paper, and we are left only to ponder the possibilities. With this book, he gives us the most eloquent defense of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fitting gift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20040801~20040803 书名:〈千年文学备忘录〉 作者: 卡尔维诺 状态:四读 知识: ★★★★★ 时尚: ★★★★★ 乐趣: ★★★★★ 手上的这套《卡尔维诺文集》,如果需要的话,我会给每一篇打上三个五星。 他向人们进一步展现了知识如何使人类的心灵更加自由。 他向人们进...
评分有一回,我读到雅库特人的一则童话故事,它是这样开始的—— “ 一天早上,一个小老太婆起床之后去了她的五头奶牛所在的牧场。她连根带枝完好地挖起一株五棵芽的香草,把它带回家,包在毯子里,放到枕头上。 然后她又出了门,坐下来给奶牛挤奶。突然...
评分卡尔维诺的“轻逸”不是模糊的概念,他的“轻逸”既精细到用词,也会上升到哲学的维度,而在说明文学中出现的形象时,卡尔维诺举了不少例子,其中提到了卡夫卡的《桶骑士》。这部短篇我十分熟悉,它是我最早阅读的卡夫卡的作品之一,也是所有卡夫卡短篇中我最喜欢的一篇。 故...
评分茨威格的两部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是在我有限的阅读经历里第一时间想起的、用轻的形式去追求重的本质的作品。两部本质都是回忆的作品,让人看见了卡尔维诺所推崇的"轻"的力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如题,不过是一封信。初见...
评分20040801~20040803 书名:〈千年文学备忘录〉 作者: 卡尔维诺 状态:四读 知识: ★★★★★ 时尚: ★★★★★ 乐趣: ★★★★★ 手上的这套《卡尔维诺文集》,如果需要的话,我会给每一篇打上三个五星。 他向人们进一步展现了知识如何使人类的心灵更加自由。 他向人们进...
The demon of lucidity, the genius of analysis, and the inventor of the newest, most seductive combinations of logic and imagination, of mysticism and calculation
评分这书看得我内牛满面……发现之前想好的thesis和他完全雷同了。学术上不能“如果雷同纯属巧合”于是我只能默默的继续开发……
评分The demon of lucidity, the genius of analysis, and the inventor of the newest, most seductive combinations of logic and imagination, of mysticism and calculation
评分挺迷人的一些形而上的讨论, 蛮有启发
评分20130225标记想读,当时好像是看了cx写的文。20151009早地铁上读完。这个千年已经开启了那么久,不知不觉就超过了上世纪在生命里的数量。说的是书,也能联想到生活工作的好多层面,可以常常翻出来再读。我们是由那么多不同的成分构成,随时都可能以各种方式重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