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萝蕤(1912年5月9日-1998年1月1日),浙江省德清人。中国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
生平
赵萝蕤幼年居于苏州,1919年起就读于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入燕京大学中文系,1930年转入英语系,1932年毕业;同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为英美文学研究生,1935年毕业后任教于燕京大学西语系。1936年与陈梦家结婚,194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194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83年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家庭
赵萝蕤是中国基督教人士赵紫宸之女。1936年与著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结婚。钱穆晚年曾言:“有同事陈梦家,先以新文学名。余在北平燕大兼课,梦家亦来选课,遂好上古先秦史,又治龟甲文。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遂赋归与。”
主要著译
《荒原》(1937)
《哈依瓦萨之歌》(1957)
《黛茜.密勒》(1981)
《丛林猛兽》(1981)
《草叶集》(1991)
荣誉
北京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奖(《我自己的歌》,1988年)
中美文学交流奖(1994年)
芝加哥大学百年纪念专业成就奖(1991年)
彩虹翻译奖(1995年)
本书收赵萝蕤编译的荒原、哈依瓦撒之歌、草叶集选.
目录
赵萝蕤与翻译
[英]T.S艾略特
荒原
[美]H.W朗费罗
哈依瓦撒之歌
[美]沃尔特·惠特曼
草叶集选
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英语现代诗歌之一。1922年10月,《荒原》首次在《标准》杂志上发表,同年11月在《日晷》上发表。这首诗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荒原》使得艾略特在英语诗歌界一举成名,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诗坛的发展和其他诗人们的创作。...
评分 评分总是看见大家在自己的书上或者博客上说这本书怎么怎么好,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它的好.那天在书店预定一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店员说:就在那边_外国文学那一格里, 流连之际,忽然看见<荒原>就竖在那里,非常安静. 网上搜索到的艾略特的图片谈不上英俊,别人...
评分在艾略特荒原诗集的翻译家里面,数赵萝蕤先生翻译的传神,典雅,下来是裘小龙了。大家找来可以比较一下的。
评分稍有一点耐心。 那个曾经活着的人现在死了,我们曾经活着现在正在死去。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 这里的这里是什么呢?我们是迟钝的根,仍以不可凌辱的声音响遍沙漠。这里是失去一切的荒原,甚至没有岩石,只有与岩石一样裸露倾颓甚至风化的心脏。 虚幻。还有谁的眼神如...
比查良铮版本美
评分http://61.153.231.109/cms/books2/wgwx/content/012/01203.htm
评分“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
评分好难理解
评分老师说他用了一个学期才看懂,我看了一遍,只记住了Sibyl和诱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