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1923-)畢業於都靈大學文學係。曾參加反法西斯抵抗運動。處女作《通嚮蜘蛛巢的小路》(1947),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遊擊隊的生活。五十年代問世的《我們的祖先》三部麯:《分為兩半的子爵》(1952)、《樹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騎士》(1959),既似現實中的童話,又像童話中的現實,把西方世界中人喪失自我本質的境遇淋灕盡緻地錶現瞭齣來。三部麯使作傢獲得世界聲譽。隨後發錶的作品《宇宙諧趣》(1965)、《看不見的城市》(1972)、《如果一個鼕夜,一個旅行者……》(1979),滲透對迷亂的現實的思索,頗具哲理小說的特色。卡爾維諾的《意大利童話》(1956)是他長期搜集、研究意大利各地區童話的結晶,已被譯成許多國傢的文字。
化身為帕洛馬爾的卡爾維諾,將他對世界的最後沉思,掩映在敘述中,穿透瞭人生的全部經驗,小說齣版一年後,因卡爾維諾溘然長逝而成為絕響,意味深長的是《帕洛馬爾》的最後一章完全記敘的是主人公對死亡的沉思默想。
抄写始于一个线上的活动,想试试抄写一本书是怎样的感受。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735362/ 抄写的方式很适合读这本书,并且抄写的过程越来越享受。 一个多月终于抄写完成。 抄写和阅读的笔记 地址如下。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735362/discussion/37695872/
評分《帕洛马尔》:观察的本质 在看过很多小说后,我开始思考过一个问题: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吗?如果一部小说去掉具体的情节,只描写一些对所观察之物细节和自己由此产生的联想的片段,而这些片段之间可以毫无关联。那么,这...
評分《帕洛马尔》:观察的本质 在看过很多小说后,我开始思考过一个问题: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吗?如果一部小说去掉具体的情节,只描写一些对所观察之物细节和自己由此产生的联想的片段,而这些片段之间可以毫无关联。那么,这...
評分卡氏的最后一本小说,与其说是“帕洛马尔”这一人物的所见所想,莫不如说是以一个个短篇为载体的概念解读。通篇读下来觉得卡氏最主要的人生态度还是不可知论吧——既然不可知,所以惟有用狡黠的态度来应对,这样在探寻什么而终不能得之后才能较容易释怀。这个帕洛马尔的人物特...
評分最早,是在《蓝胡子-20世纪末世界文学作品精选中篇小说卷.2》(吕同六/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一书中读了《帕洛马尔》。近时将此书翻找了出来,重温,稍微认真一点儿读,不禁连声失笑——因为跟着卡尔维诺发动想象力,卡尔维诺动辄就把我逗笑了。 先看全...
三緘其口後的感悟總會是上乘的。
评分這是空間化小說比較好的範本,它完全符閤“橘瓣”理論。帕馬洛爾先生亦是卡爾維諾的“斯蒂芬”,對思考熱愛的偏執而有趣~
评分看不懂啊看不懂
评分無語
评分1.視覺經驗,描寫。2.人類學,敘述。3.宇宙,默思。卡爾維諾的小說太可愛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