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則有關童年的故事,原本僅是短篇小說的材料,作者寫成中篇,進一步,擴充為長篇鉅著。福克納採用法國象徵主義詩人、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詹姆斯˙喬埃斯等三種不同的技法:象徵、多重觀點、意識流,深入敘述康普遜家族的生活史,也勾勒出家族病態的悲劇。全書4個標題年代,可以分別以家族4位成員作為重點章節:班吉、昆丁、傑遜、狄絲;福克納以此顯露出挖掘與表現個人內心世界的高手,並描繪南方舊制度解體的圖景,提出對「新南方」的鞭笞。
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说过:“法律好比香肠,最好别管怎么做出来的。”(Laws are like sausages, it is better not to see them being made. )翻译也一回事。读者拿到手的是成品(product),而对于译者来说,似乎永远是半成品。译者与原著交互的过程(process)中,到...
评分我之前说过这本书真是作者、读者和译者都辛苦的小说,阅读难度不小。 不过期末美国文学论文刚好研究是这书的叙事技巧,查了蛮多资料看了好多文献,就把其中有助于一般读者理解小说的部分摘出来翻译并解释一下吧。 1.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书名来源于莎翁戏...
评分首先说明,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久仰福克纳大名,读过他的几个小短篇,但一直没有勇气去看大师的长篇小说,担心自己无力读懂。所以,得知李继宏的这版《喧哗与骚动》可以让普通人读懂福克纳,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下单了。 其实,我还蛮支持用不同颜色标注时间线的做法,因为...
评分《喧哗与骚动》中,每当Compson家长子Quentin闻见忍冬的香气,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或者说,线性的,单箭头的时间,被强烈的感官记忆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妹妹Caddy的忧伤记忆,这些一小片,一小片的记忆在浓烈的植物香味里生长,扩散,最终横跨Quentin...
评分我之前说过这本书真是作者、读者和译者都辛苦的小说,阅读难度不小。 不过期末美国文学论文刚好研究是这书的叙事技巧,查了蛮多资料看了好多文献,就把其中有助于一般读者理解小说的部分摘出来翻译并解释一下吧。 1. 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书名来源于莎翁戏...
港台版翻译还是没有李文俊先生的来得传神
评分The Sound and the Fury 中寫得最好的就是 Quentin 一節,入面大量細膩的環境描寫與細節令人沉迷了。可是Benjamin 不像一個白癡唄。
评分The Sound and the Fury 中寫得最好的就是 Quentin 一節,入面大量細膩的環境描寫與細節令人沉迷了。可是Benjamin 不像一個白癡唄。
评分The Sound and the Fury 中寫得最好的就是 Quentin 一節,入面大量細膩的環境描寫與細節令人沉迷了。可是Benjamin 不像一個白癡唄。
评分The Sound and the Fury 中寫得最好的就是 Quentin 一節,入面大量細膩的環境描寫與細節令人沉迷了。可是Benjamin 不像一個白癡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