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茨威格在二十年代相继完成了以《世界建筑师》为总标题的三部传记:《三大师》、《三诗人的生平》和《与魔的博斗》。其中描写三位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最具代表性。在这部作品里,他以“凝炼、浓缩和准确”为原则,怀着炽烈的热情,运用犀利的笔法和浓烈的色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
茨威格的系列人物传记向我们展示一个进步主义者,一个人文主义的世界公民所能接受到的最好精神教养。这些传记,实际上都是这个传承的借他们而发展的故事。但是茨威格的自杀,也向我们表明这个伟大传承的脆弱。 但是这并不意味者我们要离弃这个传承,只是如同他本人所说,为了...
评分80分。 只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茨威格这样一个天生感性而又不善于自持的人,是不应该给别人写传记的,就是写也注定不合格。如果说我们将其视为一名优秀的传记作家,那么他在呈现一个人物生平事迹方面是不够严谨的,他在评断一个人物功过伟劣方面是不够冷静的,而这些是...
评分天才的业绩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创立,一个伟大事业的开端,这往往意味传统的消亡。因此作为时代的产物,天才常常与传统产生矛盾。但凡是也都有例外,神奇的英国土地,自伊丽莎白时代以来,政府始终以改革的方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因而在19世纪的革命洪水中稳定存在。作为19世纪...
评分 评分茨威格给巴尔扎克,狄更斯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茨威格在书中对三人都是赞叹有加。 茨威格形容巴尔扎克是“冷峻的观察者”,冷静观察社会用以构思人物形象,(当然,在书中后面的篇幅茨威格也给了狄更斯和陀氏类似的评价,认真观察生活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础)。巴尔扎克...
“在他的作品的每道墙壁后边,在他的每个人物的面孔后边,都横亘着永恒的黑夜,都放射出永恒的光明。” | 翻译有些拗口
评分茨威格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一篇,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太优美了也太精准了。果然最喜欢的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那种无限激情,相比之下狄更斯的那种和平市民气就太庸常了。喜欢 Chris
评分巴尔扎克四星,狄根斯那篇五星,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篇四星,综合四星。其中辗转通过对这三个人的描述以及歌德的引用,而体现的对于法国文学,英国文学,俄国文学,德国文学的对比和看法都极为出众——几乎是几行字便概括了我为何如此抵触英法文学的原因——那种世俗性的,不超越到彼岸的,愉快的,最后终成正果,不深入到黑暗里的小说,只有不多的小说家是例外,那种全新构造的自己的世界,现实却凌空,只是表象的世界,即便是我那么喜欢的毛姆还是超不出这种世俗性。但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方面,德国人大概还是不太能理解俄国人,而生在那么富裕的犹太家庭的茨威格也并不能真正的理陀老的信,他的痛苦,矛盾,思想,虽然在作品的内容的把握,艺术特色上都写的非常好,和莎士比亚的对比更是点睛。但由于他个人的厚爱,难免有夸大之嫌,比如对于陀老的人物竟然能用“丰富”这个词来形容,在我看来和巴尔扎克的人物一样是意念为骨架血肉的产物。
评分茨威格真是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啊,对他的描述如暴风骤雨一般,看完了好累。
评分茨威格对老陀是真爱啊。老陀月可以再搞一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