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须兰,我只有初一,源于《收获》上的的中篇小说《少年英雄史》。被她笔下的迷宫转得窒息,然后在初二看了她的两部长篇,《武则天》和《思凡》。
评分“桂的香,在蓦然的相遇时,猝不及防地绽放,而若浸淫得久了,便无法分辨。 冷月的光,暗影中的香,似乎握在掌心,其实只是满掌的虚空。惟有那层恍惚、缥缈的气味,挥也挥不去的。 情亦如此。真要浓艳入骨的话,反而容易碰伤了彼此。表面上看不见伤,但痕迹却印下了...
评分第一次接触须兰,我只有初一,源于《收获》上的的中篇小说《少年英雄史》。被她笔下的迷宫转得窒息,然后在初二看了她的两部长篇,《武则天》和《思凡》。
评分第一次接触须兰,我只有初一,源于《收获》上的的中篇小说《少年英雄史》。被她笔下的迷宫转得窒息,然后在初二看了她的两部长篇,《武则天》和《思凡》。
评分很遗憾,才打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电话,说1995年版的书早就没有了,以后也没有再版。大家可以试试,电话:021-64372608. 遗憾啊~~~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张的影子太重了。
评分作为当代小说家气质最为接近张爱玲的一位作家,她表示自己的故事都是听来的,从弄堂小巷里的阿婆们那儿听到的,从外滩十里洋场的万国建筑那儿看到的,从衡山路别墅群那儿拾来的。她一直在讲别人的故事,另外一个时代的故事,把自己放置于此感受旧时代的气息。她幸运,又不幸运。她幸运地看到了张爱玲的故事,令自己如痴如醉;她不幸地走在张爱玲的影子里,找不到完全的自我。张爱玲用一种近乎疯魔的笔法说自己和旧时代的纠缠,以高傲的姿态窥视着大千世界里人们的神情,却用一种决绝的方式逃离给她许多灵感的家族和那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须兰在23岁的年纪,用超乎年龄的成熟,以惊艳的笔法直追张爱玲的万千风华。那是她实现梦想的巅峰时刻,而她却在31岁的时候,远赴香港,自此成了一名编剧和某财经专栏的写手,走着与张爱玲相同又不同的路。四星。
评分喜欢她从容不迫的娓娓道来,笔调中透着淡淡的冷...
评分我想评价的是须兰的《宋朝故事》!但是豆瓣找不到才拿这个用用。初看觉得太文艺,但是看下去真是觉得写得太好了,时空交错中,几个人物的命运被娓娓道来,宋朝的故事便是须兰笔下的茶香。
评分又把其中的《银杏银杏》重读一遍,因为看了俞飞鸿改编的电影《爱有来生》。相较而言,还是文字的空间更大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