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小说五十九篇,分别见诸博尔赫斯的六个小说集,即《恶棍列传》(1935)、《虚构集》(1944)、《阿莱夫》(1949)、《布罗迪报告》(1970)、《沙之书》(1970)和《莎士比亚的记忆》(1983)。选取标准主要是考虑读者通常的阅读口味,即选取可读性强的篇目。《莎士比亚的记忆》四篇由陈泉译出,其余各篇王永年译。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先后在英国的剑桥、瑞士的日内瓦受教育,大战结束后,在欧洲各国游历,并在西班牙居住了一个时期。1920年起开始写诗,与当时欧洲的先锋派文学发生了共鸣。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该市的几个公共图书馆任职,同时从事写作、讲学、编辑期刊等活动。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接着又出版了两本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的手册》(ig29)。其后转向短篇小说创作,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世界性的丑事》在1935年出版。194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使他不仅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而且在西方获得了声誉。1944年,这本短篇集又与另一本短篇集《手工艺品》合并出版,书名《小说》,成为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其后,又连续发表了三个短篇小说集:《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勃罗迪的报告》(1970)。此外,他还写有大量的散文、小品文和文学评论。
断断续续翻完了这本书,在不太愉快的阅读体验上,还是被博尔赫斯的世界所吸引。博尔赫斯有几分像蒲松龄,喜欢道听途说,写些奇幻吊诡之事。但是他显然是有自己的风格的,尝试总结如下: 1. 抽象事物的具象化,或者说,以有形承载无形,比如承载灵魂的匕首,代表无限的迷宫、书...
评分博尔赫斯的文字,是散慢惯了的浪漫主义者最不能忍受的,至少于我来说,在看他的东西时充满了莫名的愤怒.就象是听一个聒聒不休脾气暴躁的老者在跳跃而神经质的挥舞着他的手足表情达意.说句老实话,我跟不上这样的节奏和思维转速,只感到有莫大的令人窒息的压力自文字逼将过来.但如...
评分最早接触他是交叉小径的花园,以至于之后看到交叉命运的城堡的第一反应就是“哦哦博尔赫斯又出新作了么”[我那时多无知啊,纯真的以为博尔赫斯是某个国外的专栏作家啥的,不定期的出本小书啥的] 那些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这一章死去却在下一章复活,让我那颗幼小的心灵[吐]...
评分博尔赫斯在《德意志安魂曲》中写道:“我们好比那个建了一座迷宫结果自己困死在里面的巫师。” 博尔赫斯喜欢讲述生命的困局,而不是困境。困境是人面对两难选择的状态,赋含某种道德诉求,但困局没有。困局就是我们生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想确认自我,却发现我们是被...
评分1517年,某神甫十分怜悯那些在美洲大陆金矿里过着非人生活、劳累至死的印第安人,他向西班牙国王建议运黑人去顶替,让黑人在金矿里过非人生活,劳累至死。 他的慈悲心肠导致了以下一系列事情: 黑人民乐布鲁斯;东岸画家某某在巴黎的成名;林肯的伟大业绩;南北战争中死了5...
迷宫的尽头是什么。
评分在做梦人的梦中,被梦见的人醒了
评分其中《布罗迪报告》那个集子最写实,也最无聊……一次不能连看三篇以上,因为它的审美靠的是奇思妙想,语言其实很贫乏。很多篇目总是不厌其烦地交代故事是从哪儿听来的,感觉也不是很有必要。有些书袋掉的位置好像也不太合适……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小说,这大概也是小说能够得以继续书写下去的原因。
评分我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评分我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