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维纳的《控制论》问世。这是一本技术性很强的书,不易读懂。为了使控制论的观念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维纳在1950年出版了《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一书,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他的努力使得人类在技术世界的环绕中更加有尊严、更有人性;而不是相反。
这本书从技术谈起,逐渐将视角扩大到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包括人类与动物不同的学习机制、语言的机制和历史、信息的组织方式、法律和传播过程的关系、传播和社会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语言中的曲解问题等等话题。在书的后记中,WalterA.Rosenblith评价自1950年以来,这本书深刻地影响了众多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政治家、社会政策制订者看待技术进步中社会变革的方式。
读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 我们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学问,世界观亦即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伦理学则是我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作为一本哲学著作,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在伦理学部分,作者主要从控...
评分看这本书花了很长时间。原因之一,是为稻粱谋。当然,这算比较冠冕堂皇的说法,欲为禄蠹可能是更为准确一些。鄙视一下自己哈。 在这里要说抱歉的是,我并没有从书店买到这本书,只是从网上下载来,然后打印出来,留着很宽的天头地头,在上面写些批注什么的。所以于出版者翻译者...
评分0. 导读 —— 维纳的生平 在多个领域能轻松拿到95分,不如在一个领域刻苦达到100分。神童不是天才,更不是大师的必经途径。神童的天赋在于学习能力,但要成为天才、大师,还需要有创造力,这两者之间的跨度在于能否聚焦自己的天赋。幸运的是,维纳在经历了一系列求学领...
评分该书是维纳《控制论》的通俗读本。控制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乃是在于客观规律的存在。如果水温并不是每次都随着火力的上升而上升,就无法依靠水温的现状调节火力,进而调节水温。因此我认为控制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依靠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实证分析得出种种规律,进而...
评分“...我愿表明,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大量学习和研究工作,乃是生理地装备了这种能力的,而蚂蚁则缺乏这种能力。多样性和可能性乃是人的感官所固有的特性,而且它们确实是理解人的壮丽飞跃的关键所在,因为多样性和可能性都是人的结构本身所特有的东西。 我们即使可以把人的远远超...
书名初看不可理解,读完仔细想想,暗中还有后半句:人有人的用处,机器有机器的用处。若把人当机器用,那就大错特错了。感觉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理论版的《1984》了。
评分翻译减星 断断续续才读完,发现信息论和控制论都很自洽 有与其他学科理论交叉延展的无限可能
评分翻译太烂
评分父亲的书,不大懂。只是摘抄了些句子段落,还要重读。
评分翻译太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