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端,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本书纵线专就环绕一核心观念而开展对中国哲学问题的讨论,横向则广摄各家学说,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导论篇]包括原理、原心、原名、原辩、原言与默,原辩与默、原致知格物、原道、原太极、及原命等诸文,一一皆可作为进入中国哲学义理世界门户。由[导论篇]再进,专就中国哲学核心观念性而论,即成[原性篇];盖命不离于性,及就人之面对天地万物,而能有其理想,生出中国哲学广大之价值世界者,必因其性之义而起也。
本书之写法独特,唐先生言之为即哲学史以言哲学。唐先生反对无据而妄臆,盖古人之言,不能仅执一端,否则必造成不可解的冲突;而应就其所当之义,分疏条列,使之各得其位。顺是,唐先生把历史上中国先哲言人性之种种理论次第展示,以寻求其本原之义,还其普遍永恒之价值,以寻求皆一一融和于一广大的义理世界之可能。本书就是以中国哲学烙主要观念作为线索,足见唐先生对哲学问题思考之圆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完近二十年的人性论研究就会发现,唐君毅一本书抵得上二十本的有效观点。他半文言的隐晦形式中,不但没有一句废话,而且每一句都可以被拿走扩充研究。唐君毅是天才无疑。
评分我应该是豆瓣上此书研读至深之人了。不夸张说是,唐君毅是天才,此书是天才之作。 或有嫌其文笔偏古难懂者,是因为士风日下、文风日卑,怪不得作者,应怪时代和自己。
评分宋明儒者,是自无出有,成就一个纯创造而健行不息、恒寂恒感的心灵生命,最后是必由极高明而道中庸。 世如湍流,世人之可贵不在其所得,而在其浮沉背后心性的自觉,类似于庄子的悲感与庄严“与忧俱生,何其苦也”,“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类似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每读到庄子、魏晋篇章,感其风骨超然旷逸,“达乎无端之纪”,常频频顾惜,掩泣于文字万倾,如凄凄别离。
评分我应该是豆瓣上此书研读至深之人了。不夸张说是,唐君毅是天才,此书是天才之作。 或有嫌其文笔偏古难懂者,是因为士风日下、文风日卑,怪不得作者,应怪时代和自己。
评分唐的书(尤其是生命存在、哲学概论、中哲原论这种大书)不适合连着读好几本,最好读完一本隔一段时间再读下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