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1920出生于英格兰贝德福德郡卢顿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英国空军,直至1947年定居加拿大。他所出版的作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11部作品被翻译成40种文字,总印数超过1.7亿册。阿瑟•黑利称自己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编织故事”,他擅长把日常的故事写成引人入胜的小说。他常以美国社会中的一些重要行业为故事背景,如金融业、交通运输、新闻传媒等。故事情节多半围绕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之间的斗争展开,主人公多为精通技术、事业心强、果敢坚决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大饭店》甚至成了酒店管理学科学生必读的“教科书”。
《航空港》讲述美国某个国际机场的故事。从傍晚六点半到翌日凌晨一点半,在前后不过七个小时里,林肯国际航空港面临一个个突发事件的威胁:暴风雪对机场运转的妨碍,环保人士示威造成的混乱,骗保自杀者对航班的威胁,机场人员之间的勾心斗角。灾难一步步靠近……
应该是小学的时候,家里就有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从东欧逃到美国的女服务员,用针剂丰胸那段 面壁一下,呵呵,今天在人人影视看到电影有下载,不禁勾起这段回忆 那本书,因为老家遭水灾,早就和我的其他图书一起被水泡烂了,可惜啊。
评分 评分虽然坐飞机已成常事,但直到读罢此书,才发觉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背后,有那么多系统互相嵌套,有条不紊的协调运作,确保了航空港这个庞然大物的顺利运转,书中比比皆是的行业术语,介绍行业惯例和流程,通俗易懂不生涩,处处彰显着真实性,行业小说果不负其名。 除真实性外,作...
评分好书,的确不错。但翻译的仍是有点问题。不过据我了解这实际是上海译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版本再版的。比如说Mercedes就被翻译成默塞地斯,但现在都叫作梅塞德斯。还有就是在第73页有一个词:塔奇·玛哈尔,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我也不知是什么,看了注释才明白...
在午休时间读完了,完全忍不住放手。情节惊心动魄,拍成电影一定会很精彩。并且每一个人物都很立体,这真的很不容易,因为这里至少写了十个人!那位讨人嫌的机长广播骂人那里快让我笑死了。
评分多线铺开,相当专业的小说。
评分见过把小说翻拍成电影的,没见过把电影的画面感直接压缩成文字变成小说的。我觉得作者其实不是在写一本灾难小说,他就是想写一本关于航空港这个系统的科普故事!!!
评分读完第二本开始为鲜明的黑利风格惊叹:基于丰富专业知识背景的丰盈的人物刻画和多线叙事模式。以为是像《冲上云霄》那样主打感情线的故事,结果读下来第一联想成了《联航93》。本以为无足轻重的、很会演戏的、专注逃票xx年的老太太竟然会是关键角色。很高兴看到基斯最后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有点遗憾受伤空姐和未出世宝宝的命运烂尾了。
评分结构完整,故事大小高潮安排流畅,专业技术题材新颖,是本教科书似的经典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