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名

玫瑰之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柯(Umberto Eco,1932—),意大利哲学家、作家,当代著名的符号学家。1954年毕业于都灵大学,做过文化编辑,先后在都灵大学、米兰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任教,目前为波洛涅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符号学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开放的文本》、《符号学理论》、《符号学与语言哲学》、《阐释的局限》等。另有《玫瑰之名》、《福柯摆》等“严肃的畅销小说”多部。他的对话录《诠释与过度诠释》中译后,曾在国内引起过巨大的反响。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意] 翁贝托·埃科
出品人:
页数:616
译者:林泰
出版时间:1987-9
价格:4.75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660013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艾柯 
  • 小说 
  • 意大利 
  • 宗教 
  • 外国文学 
  • 玫瑰之名 
  • 神学 
  • UmbertoEco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艾柯48岁时发表的《玫瑰之名》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已被译成35种语言,总销售达1600万册。曾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梅迪西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是当时耗资1600万美元,由奥斯卡获奖者让·雅克·阿努达执导,影帝肖恩·康纳利主演的。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侦探-哲理-历史小说,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之外,书中充满了各种学问,涉及神学、历史学、政治学、犯罪学,在政治上表现了教皇与国王的冲突,在宗教上反映了圣经中有关犯罪的预言,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有人说,看完《玫瑰之名》再与埃科聊天,就好像面对一根波隆纳的罗马蜡烛;他才情焕发,心思缜密,是个诡谲但不狡狯的学者。 虽然这种形容跟鬼话一样,但我不得不承认,《玫瑰之名》的确是根漂亮的“波隆纳罗马蜡烛”。阅读它的最佳方式是:随便翻到一页,读下去,直到困倦。...  

评分

有人说,看完《玫瑰之名》再与埃科聊天,就好像面对一根波隆纳的罗马蜡烛;他才情焕发,心思缜密,是个诡谲但不狡狯的学者。 虽然这种形容跟鬼话一样,但我不得不承认,《玫瑰之名》的确是根漂亮的“波隆纳罗马蜡烛”。阅读它的最佳方式是:随便翻到一页,读下去,直到困倦。...  

评分

说实话,一个发生在七天里的侦探故事,通常只用一个小小的短篇即可写得精采、紧张、惊险、有趣,但埃科却用了五百多页来写,如果用物理学的“密度”概念来比喻一下,那这本书就象一个塞满了铁砂的皮袋。那么他到底在这里面都塞了什么使这本书象如此沉甸甸的呢?下面就是他塞进...  

评分

沈萼梅/文 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翁贝托·埃科的成名作《玫瑰的名字》的中译本终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我接到样书后,拿出三十年前(1980年)出版的、纸张业已发黄的原著感慨万千。全书共36万字,字字句句都令我回想起翻译此书所走过的历程…… 当初我是勉强承担下《玫...  

评分

跟热销的《达芬奇密码》一样,同样是符号学用做推理,而出自意大利宗教符号学学术权威之手的这部著作,无论在宗教内涵、推理深度、学术意蕴,各方面,超过《达芬奇密码》都不止一点点。 先看过同名电影,再来啃书本,的确要轻松很多。预备用一个月的时间慢慢啃这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目眩神迷于中世纪传说

评分

修行56th,我抱着极大的预期来读此书,阅读过半时犹自不能满足,威廉无论在能力或是气场上比较名侦探都差出一截,宗教方面的炫学分寸拿捏的很好,很有启发性,但没有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至于罪犯和杀人手法在第五人死去时已经清楚的无以复加,原本以为如此而已的本书在最终揭盅之时猛提了个档次,这是披着推理外衣的宗教问题讨论,这是在宗教问题讨论铺垫下对知性与知识的讴歌,罪犯动机的独特,罪犯和侦探对动机的共识,与最后那极为著名的阿德索处理断简残编之方式一样迷人,我辈书蠹,至此不得不会心一叹,然而,无论推理,炫学,核诡,符号学或是对书籍与知识的重视,真的都算不上顶级水准,这本书每个环节都是中平略上,总和之水准真的称不上绝顶,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不过,是本不错的好书无误

评分

上大学的时候,整个班传看这本书。后来这书再也没回过图书馆。但是情节几乎都忘了。应该再读。

评分

她恰似玫瑰只绽放一个清晨。

评分

上大学的时候,整个班传看这本书。后来这书再也没回过图书馆。但是情节几乎都忘了。应该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