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第一遍有不知所云之感,但马上再读第二遍则有酣畅淋漓之感,思维论证十分清晰,至多至多就是语言用词不熟悉,所以是本不错的书
评分第一遍精读,预计半年后读第二遍。可以说是现象学入门最易懂的原著文章,是给学生的演讲。 认识论批判:主要是对科学主义和自然态度的认识批判。开始便提出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科学是精确的,但精确并不代表严格,科学也需要奠基。科学关心的是客体世界如何存在,也就是提前预...
评分头脑一热选上门哲学课,之前从不读与哲学有关的东西,本就想借此提升一下,结果。。。。 现在好痛苦,上课听得一头雾水,到底是什么意思嘛~~哪位好心人来给我解释一下啊??
评分在本科毕业前,我有幸在课堂上接触到胡塞尔的思想,作为自己大学四年来发乎兴趣的哲学探索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初来乍到的我站在现象学的门外向内窥视,惊叹于其之深不可测。尽管胡塞尔的现象学极力彰显“直观”的作用,但他的学说对于初学者来说却绝非直观。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
评分不枉再破滅一次,此捷徑也。
评分有时间的话就把他的《现象学的方法》结合着看。
评分有时间的话就把他的《现象学的方法》结合着看。
评分看的出来是非常系统和辩证的哲学思维,可是为什么简单的思维却要用无数的莫名其妙的辞藻,以及如此反复复杂的语言。我只能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哲学思想,但是这个思想要看是嫁接在别人那的,还是自生的。继续看下去,不可理喻的词句,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喜于折腾,别说我看的不仔细,仔细推敲毫无生趣,比如这段:认识论的兴趣、先验的兴趣并不在于……(首先与国语不同的是这两个名词它们也有兴趣),而先验的兴趣、先验现象学的兴趣则是(注意这里与前面两个东西有重叠,但又不完全重叠,那么他们四个是否都同样的兴趣,这里留下了盲点,给读者很大的困惑,因为带来了无穷的盲点)除了意识还是意识,它的兴趣只在于现象(这句话就有意思了,除了……还是……,那是不是这两个无厘头的东西的兴趣只有意识,那么后面这两个东西又只在于现象,那么意思是不是意识就是现象,我对系统哲学了解不多,但是我只知道作者或者译者在反复纠结其中。)我本来对现象学产生兴趣是源于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这看来是在表达时空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可是要解决这个东西有一个基础哲学知识,那就是现象学,因为里面太多纠结的术语,于是我想先了解现象学,可是我看到这样的表述后,我就好奇群众究竟爱好的是哲学的思索,还是一种读书中被洗脑循环中被诓骗的感觉。为了避免我的浮躁,我准备再看一点。
评分现象学有历史性吗?哲学的初衷是作为一切学科的奠基,学科间的调停只是其奠基作用的一个方面,但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始,我认为已潜藏着一种威胁,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也对传统的--也许是真正的奠基--进行了颠覆,一直发展到今天,像伽达默尔说不可能对世界进行彻底的思考,或像后现代只承认调停性的哲学而拒绝奠基性的哲学。哲学的初衷还能继续保持下去吗?如果诸学科确实在自身的领域内拥有一种自在,作为为各学科奠基的哲学的“奠基”只会是一种遐想或智力游戏吗?能否像谢林说的那样,只需在现象自身的领域内保证其各种稳定的联系就能使我们信任现象?但谢林说的科学的实在论的研究和先验唯心论的研究最终是同一的也是有些可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