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希提(Philip K. Hitti), 1886年生于黎巴嫩,毕业于贝鲁特的美国大学,后去美国深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希提加入了美国籍。他一直在大学任教,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时间最久,有近三十年,曾任东方语文系主任。1954年退休后,他是名誉教授。希提是一位东方学家,毕生从事近东的语言、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兴趣很广,著书不少。晚期的著作,有如《阿拉伯简史》(1956年)、《阿拉伯史》(1957年)、《黎巴嫩史》(1957年)、 《叙利亚简史》(1959年)、《近东历史》(1961年)等。 1946年,他曾参加美国国务院的文化代表团,应黎巴嫩政府的邀请,访问过中东。
本书的译者马坚先生(1978年8月16日在北京病故),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系教授,早在1957年,他就着手翻译此书,到1965年全部完成。后来,译者又根据原书1970年第十版,对译稿作了相应的修改。
本书是希提的主要著作之一,1937年问世,此后陆续修订重版或重印,到1970年已出到第十版。全书共计五十二章,篇幅较长,因此译本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前三十三章,从早期的阿拉伯人讲起,叙述了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国家的诞生,阿拉伯帝国的兴盛与衰败,以及阿拉伯人在文化科学上的成就等。下册包括后十九章,主要内容,是讲述阿拉伯人在欧洲建立的国家,其他穆斯林国家,奥斯曼帝国,以及直到本世纪阿拉伯国家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介绍了阿拉伯人在文化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于西方所产生的影响等。
这部书的史料丰富,脉络清楚,文笔也较生动。书中谈到关于蒙古人的部分,有的对于我们研究我国历史可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拉伯之历史书大都从穆罕穆德说起,终于阿拔斯王朝。但此书却不同,从公元前开始记述,专门有数章介绍伊斯兰教之前的阿拉伯社会,对于我们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渊源较有帮助。而且,该书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此外阿拔斯王朝之后的那段历史,对十字军那段历史也专辟章...
评分发现中东文明(从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到波斯全境)与西方文明绝对是天生的相生相克,一方强时另一方绝对弱,短暂的势均力敌也是因为实力上升的一方与下降的一方作黄金/死亡交叉时的临时过度状态,此后双方距离开始拉大,那种双方交相辉映同时往上走的情形历史上非常罕见。...
评分二战以后,中东地区成为全球重要热点之一,数十年来,从未远离国际政治的核心,五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包括如今的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问题,每一位美国总统上任伊始,中东都是重要的外交政策内容之一。然而我们对于阿拉伯人,它的历史,它的发源地——...
评分很多翻译的词汇,是以前的译法,跟现在的很难配套。 光是地名,人名,我就记下了一堆 然后一个个上网查……。
评分阿拉伯之历史书大都从穆罕穆德说起,终于阿拔斯王朝。但此书却不同,从公元前开始记述,专门有数章介绍伊斯兰教之前的阿拉伯社会,对于我们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渊源较有帮助。而且,该书以较多的篇幅记述了此外阿拔斯王朝之后的那段历史,对十字军那段历史也专辟章...
当前阿拉伯历史之最佳读物,然详于十世纪前,阿拔斯王朝灭亡后之叙述偏少,此书关于社会文化内容亦多。
评分我的伊斯兰世界历史知识的基础读本,再三研读,总有新收获。
评分太流水
评分中东的历史真的很复杂,但是有助于理解阿拉伯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由此形成植根于他们骨子里的特质。
评分我的伊斯兰世界历史知识的基础读本,再三研读,总有新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