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里的革命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朱学勤 自由主义 思想 随笔 知识分子 书斋里的革命 人文 杂文
发表于2025-04-15
书斋里的革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的积累,对好多问题确实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会变得更系统,更具有结构,而不是如我这篇文章中的泛泛而谈。朱学勤老师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以及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反思(所谓“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研究之深入,反思之深切令人佩服。理解大时代的起起浮浮,以及风云变幻,最本质地是从思想的内在里路去理解时代,这远比空泛而谈、天马行空来得深刻,但前提必须建立在严格的资料积累,以及严谨地逻辑分析之上
评分怀念大学里天天读杂书的快乐时光
评分书斋里真有革命啊
评分不错的文集,美中不足是负责再版的云南人民出版社水平实在是差,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排版/文字错误。
评分草草未了 @旧驿馆客栈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史学博士,1997年至1998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作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风声·雨声·读书声》、《被批评与被遗忘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
本书收录的是自由主义学者朱学勤的随笔和一些性学术文章,坦白说他的随笔价值要比其学术类文章价值大。朱学勤是最善于用优美而激情的文笔将其思想表达出来的学者,但激情是一把双刃剑,在捉住他人“马脚”的同时,自己也未免露出“猪蹄”。相反他的随笔,如《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类名篇,怎么咀嚼都不觉烦厌。但若你只是通过此书寻找出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心路轨迹或者在字行间发展出哪套“自由主义”理论,那本书的价值无疑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以本书作为一个偏角,引入 “人文精神”讨论、左右之争等90年代中后期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一些大事件,了解把握其的轮廓,逆游而上找出80年代中后期“文化热”的延迈,顺流而下理出其发展脉络,我想应该这是本书最大的价值,因为在所有的这些事件中,朱学勤都是一个主要的在场者和言说者--当然,这需要时间和耐心。
生活与书斋 筑思文 朱学勤文集《书斋里的革命》可惜是只谈今而不及故往,即批评后马克思主义者若法兰克福学派,“上代批判者多有革命气质,恩格斯还直接参加过巷战,到法兰克福一代,批判再激烈,也只是在书斋里撒豆成兵,关起门来指点江山,自我称雄。”西辞唱诗兄作文《革...
评分据说,说真话是最容易的。因为不需要前后编排,互相遮掩,来回拉扯,左右互搏。照直了说,照实了说,那么一切不就OK了吗? 从客观上说真实只有唯一的表现形式。然而,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利益目的之下看到的真实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对于后人来说想要最接...
评分By 亂 眾所周知,胡適與魯迅是中國近代知識界的泰山北鬥,不過因為所持立場不同,從新文化運動以來,胡適沒少領教過魯迅的“匕首和投槍”。胡適晚年身居臺灣,對彼岸的情況頗能知曉。晚輩胡頌平曾問他,如果老對頭魯迅還活著,會不會也像其他舊識那樣被改造成“新人”,甚至如...
评分印象最深的是朱先生对文化决定论以及对知识分子集体性“阿Q精神”的批判。 朱学勤指出,文化决定论的一个表现:将具体体制的具体病症,统统指向一种极深刻又总体概括的“文化根源”,并据此认为,非改造文化不能奏效。其逻辑矛盾在于前项将文化扩大到网罗一切的程度,后项则夸...
评分和多数“六八年人”一样,朱学勤进军学术,也已过而立之年。然甫一发声,即暴得大名,所靠正是踏实的学问、坦荡的襟抱、有胆有识的书生情怀,和知青生活磨炼出的粗粝底气。其八十年代末一系列反思文革、前瞻未来的思想随笔,把虚伪丑恶逼上道德的审判台,将卑微懦弱钉入理...
书斋里的革命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