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画家,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旅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岁创办《真理》杂志,抨击时弊,揭露封建陋习;21岁师从罗丹学习绘画。纪伯伦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以前以小说为主,后期转向散文、诗歌。《先知》被公认为是他的“顶峰之作”。
本书是《西风译丛》系列之一。《先知》是纪伯伦创作于1923的哲理散文。自问世后不久就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文辞流丽,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书中纪伯伦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爱、婚姻、孩子、施予、饮食、工作、法律、自由、理性、痛苦、自知、友谊、善恶、祈祷、生死等二十多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人生乃至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部饱经沧桑、历尽人生坎坷的人生经验之谈。
先知,疯人、先知、爱、死亡、纪伯伦用诗的语言,优美的方式道出真与善。自由、痛苦、自知、友谊、善恶、祈祷、生死等人生命题,是其历尽人生坎坷之后的经验之谈。不必过多诠释,只是在宁静的午后或深夜展卷,其美丽的片段就足以使你感动。
描述纪伯伦的作品是困难的,尤其对于《先知》:分析太僵硬而全无意趣,概括太浅薄而隔靴搔痒,至于印象的鉴赏,更如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所讥讽的——不过是艺术品的拙劣模仿。接下来我说的话,对纪伯伦作品发表的意见,也将不免于以上几种批评。但是,假使话语是真诚的,自...
评分当代的曙光,被选而被爱戴的亚墨斯达法(Almustafa),在阿法利斯(Orphalese)城中等候了十二年,等他的船到来,好载他归回他生长的岛上去。 当他行走的时候,他看见从远处有许多男女离开田园,急速地赶到城边来。他听见他们叫着他的名字,在阡陌中彼此呼...
评分当初摘抄他的东西的时候,感觉没有《飞鸟集》的好。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至于现实比较的受用。尤其又看到里面关于朋友的一段,感慨良多: 总该邀朋友共享生命才是。 当你和朋友离别时,不要悲伤; 因为他最为你所珍爱的特质会在他离去后显得更加醒目,...
评分大一的时候,最好的朋友手捧先知读的心潮澎湃…… 这几天我也在读,同样心神荡漾。 读着读着,心会慢慢平静下来。 "Love giv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Love ...
安静的力量。
评分路上粗粗翻完了,冰心译倒是圆润,可就是不喜欢这种类型的诗,读此书的感觉和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一般,总想将人桎梏住,我到喜欢海子诗中那种由下及上的崇高,也喜欢韩东诗中那种解构崇高,就是不喜欢这种无来由的生活指导,无来由的崇高。
评分纪伯伦象个孩子。
评分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
评分先知五星,其他篇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