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红

我的名字叫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 ),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技大学主修建筑。2006年获诺贝文学奖,作品已经被译为40多种语言出版。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500
译者:沈志兴
出版时间:2006-8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61750
丛书系列: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奥尔罕·帕慕克 
  • 我的名字叫红 
  • 土耳其 
  • 小说 
  • 诺贝尔文学奖 
  • 外国文学 
  • 文学 
  • 诺贝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精心绘制这本旷世之作。此时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

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随即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遇害的画家究竟是死于画师间的夙仇、爱情的纠葛、还是与苏丹的这次秘密委托有关?苏丹要求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很可能……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究竟谁是凶手?动机是什么?作者让相关人士全部都现身说法了: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及死亡,甚至凶手全都站出来了。他们仿若有生命般,靠着自己的经历与观察,仔细地告诉我们每一条蛛丝马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今天把这本书读完了。 怎么说呢。感觉一时说不清楚。 它比我想象中流畅(也许是翻译的功劳?),也比我想象中有趣,不像我看《灵山》那样脚步蹒跚,也不像我看《尤利西斯》那样晕头转向。不停地变换叙述者的方式会很严重地打乱读者的阅读节奏和快感,但对于我影响不大,这也许...  

评分

评分

本文是奥罕·帕慕克就作品《我的名字叫红》回答读者的提问 http://book.sina.com.cn/news/c/2006-10-12/1933205361.shtml 1,问:您在小说中使用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讲故事,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个叙述者。似乎没有任何连续的两章使用同一种声音,您为什么给小说这样一种结构呢...  

评分

我是一名读者,人们都这么说。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人们看着我,或者看着我的这篇书评------我希望他们这么叙说,或者这么看着我,以此来向这本小说致敬。但是,这还只是开始。 作为主线的故事并不引人入胜:一桩谋杀案,和一场费尽心机的侦破。引人入胜的是由此带出...  

评分

今天把这本书读完了。 怎么说呢。感觉一时说不清楚。 它比我想象中流畅(也许是翻译的功劳?),也比我想象中有趣,不像我看《灵山》那样脚步蹒跚,也不像我看《尤利西斯》那样晕头转向。不停地变换叙述者的方式会很严重地打乱读者的阅读节奏和快感,但对于我影响不大,这也许...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一本比百年孤独还红楼梦的书是一件体力活。读了快7个月,也许是今年读过最好的书了。

评分

精彩!评分只有7.8,不可思议

评分

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是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朱光潜大师的评论,我内心是极为赞同的。看完2006年诺奖得主(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我的名字叫红》,心中更多的是感慨伊斯兰细密画派在与欧洲肖像画派的碰撞中,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至于小说的情节与叙事方法(和刘震云的书类似,分多个章节不停变化主角),倒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当然这本书还是推荐阅读的,作者讲述了大量伊斯兰世界的典故和历史,可以带你去了解一个精彩的未知世界,不正是书籍的魅力所在么?

评分

第一次读的时候完全当作罪案小说来看,觉得很是平庸。如今读来确实有旁人不及之处,也注意到一些此前完全忽略的细节,比如……由于古兰经里提到穆罕默德为避免吵醒一只熟睡的猫而割裂自己的袍子(咦好眼熟),所以穆斯林很喜欢猫……而狗是不洁之物,碰到都要洗七遍衣服刷三遍地板……这很好地解释了为毛伊斯坦布尔街头的野猫都如此之肥而狗都一副落魄模样!!

评分

跟<玫瑰的名字>一样都是关于书籍的历史悬疑小说,但又比一般的类型小说更丰富更耐读。这本书的根本其实并不是探案推理,也不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借由这种形式展示土耳其的历史、艺术风貌,所以才夹杂了大量关于书画传统和传说的讨论。如果说<玫瑰>表现了知识小说广博、理性的特点,<红>显然更浪漫更瑰丽,许多小地方甚至不太合乎逻辑。但作为读者,一旦将自己代入了这个伊斯坦布尔冰冷哀愁的冬季,必定会为这个欧亚之交的异国文化深深着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