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重。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不知道从何时起,“围城”已经变成了许多人抱怨当下情境的口头禅。“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这个社会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或者说人类贪婪的劣根性本就决定了他们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是不会满足的。就如同婚姻,当未婚者喊着“不能死无葬身之地”时,总有过来...
评分十多年前读过《围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那个毕业于“克莱登”大学的方鸿渐,工作屡屡受挫,爱情“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最近一年来想选择性地读一些书,却发现今日的图书犹如菜市场上的蔬菜,需要仔细挑选才能找到合意的。为节约时间...
评分小时候看书时,就觉得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后又要和个无甚特色的孙小姐将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我想不通钱锺书为什么要在笔下和这么个人过不去,他虽没有什么大功大德,却也没有伤天害理。他只是个活在现实种种无奈之...
评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 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 吃葡萄的人 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
钱钟书的小比喻既贴切又有趣,每次看的我笑到肚子疼。大一时有次在图书馆死活没看下去,现在再看,果然又能看下去而且能看进去。 终于读完了,果然在手机上读得更快,钱钟书的小俏皮大概源于他的痴,对各种事物认真的观察,所以每次看他的比喻都特别想笑。13.11.28
评分钱钟书的小比喻既贴切又有趣,每次看的我笑到肚子疼。大一时有次在图书馆死活没看下去,现在再看,果然又能看下去而且能看进去。 终于读完了,果然在手机上读得更快,钱钟书的小俏皮大概源于他的痴,对各种事物认真的观察,所以每次看他的比喻都特别想笑。13.11.28
评分心情不好时看得这本书,我看过的作者中最刻薄的两个人,一个是钱钟书一个是张爱玲,看得时候总是不免和张爱玲的语言比较,两人写东西都是刻薄但贴切,找不到一点不合适的地方。牙尖嘴利已经很可怕了,有文化的牙尖嘴利的人更是厉害,实在佩服。
评分被钱钟书先生的绝妙比喻震撼了!!
评分心情不好时看得这本书,我看过的作者中最刻薄的两个人,一个是钱钟书一个是张爱玲,看得时候总是不免和张爱玲的语言比较,两人写东西都是刻薄但贴切,找不到一点不合适的地方。牙尖嘴利已经很可怕了,有文化的牙尖嘴利的人更是厉害,实在佩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