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他的观察和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命名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为成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In this Second Edition of his widely acclaim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Jonathan Spence achieves a fine blend of narrative richness and efficiency. The text is tighter throughout and up-to-date on the most important scholarship in the field. The new discussions in this thorough revision include the extension of imperial power into central Asia by the eighteenth-century emperors, women's literacy and education in the Q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roots of Chinese communism and alternatives to Mao,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re is a new chapter at the end of the book on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since 1989. Praised as "a miracle of readability and scholarly authority," (Jonathan Mirsky)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offers students a matchless introduction to China's history.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
5.对“现代”的理解 现代不等于当代,不能把过去托付给“传统”,而把将来交给“后现代”。我倾向于认为在1600年或更早——当然也包括此前的任意时间——就有了上述意义的现代国家。然而,不论是那时,还是二十世纪末,中国都不能算是一个确实的现代国家。 19-20.白银大量流...
评分 评分今天看完了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颇有些失望。 这本书大概是史氏中国史系列中最差强人意的一本,远远比不上《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等,也许史氏最为擅长的是透过某一个人物和事件来透视整个历史背景,比如写文字狱的《皇帝与秀才》,写太平天国的《...
评分读完全书后,发现这本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初中学习历史时,以专业人员角度讲,课本上的东西都极为精炼成熟。然而彼时喜爱历史的我却总对历史这个学科提不起兴趣来,排除一些政治因素,课本上的内容过于干巴巴。历史应是像河流一样,绵延不绝,但读起历史课本,总觉着历史的进...
评分中学时代并没有对历史产生兴趣,很多历史事件与人物仅仅因为考试而短暂的在我的脑海里存在了一段日子。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历史价值观远远不同于自己生长地方的社会里,突然发现,对于自己所属文化的历史的空白与无知,使我有时象失去坐标一般茫然失措。知己知彼,是应该好好补...
第二册革命与战争读毕,本书对1912-1949这段历史叙述还是比较持正的。
评分大一看了一半 到现在才把全书看完...和概念中的中国现代史还是有区别的 值得借鉴
评分第二册革命与战争读毕,本书对1912-1949这段历史叙述还是比较持正的。
评分向Queenie借的英文版。主要看了建国后那一段,不要指望能看到多少精彩的论述,总体而言比较平实,就是一本教科书。
评分史景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