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史學泰鬥,齣身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於父母師友,係統閱讀各種文史典籍,其後專治史學。24歲時在東吳大學教國文曆史,此後任教於不同學校,專心緻力於文史研究與教學。
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以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劄記。代錶作品有《白話本國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製度史》等。
本書是作者在1930年代初為高級中學的學生所寫的一本曆史教科書。《中國史》的編寫,還頗重視曆史與地理的關係,這也是呂先生的一貫主張。編教科書,自不宜羼入議論;曆史的有年代,猶地理有經緯綫;曆史、地理兩科,關係極密。治曆史的人,必先明白地文地理;次則曆代的政治區劃,亦宜知其大概;然後任舉一地名,大略知其在何處,即能知其有何等關係。中國書籍,嚮分經、史、子、集四部,這原不過大概的分類。讀史地圖、年錶、係譜,都是讀史者當備的書,所以本書中不再附入。
本書共分六編。第一編緒論;第二編上古史;第三編中古史;第四編近代史;第五編現代史;第六編結論等。
看完这本书,情绪是非常复杂的。首先是对吕思勉先生的致敬,这位大家读史读了一辈子,除了最后的十余年,笔耕不缀,述作宏富。《每天学点中国史》,书名很诙谐,但是读起来颇为沉重。原因有二,一是该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評分先生治学态度令我敬佩。正如先生所说:“历史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但吕氏版本的中国史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面的参考,某些地方与历史课本上的出入较大,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较当代中小学历史教程,两本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要深刻广泛得多,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朋友读起来...
評分文/宝木笑 历史从来不是凝固的,历史是鲜活的。这种鲜活性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们喜欢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现场感”来反复体验那种“鲜活”,因此历史题材的文学、戏剧等艺术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很受欢迎。然而,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大致止步于此,我们很少...
評分在豆瓣网看到过好的中国通史有两部半的说法,特意搜索了一下,可能这就是此说的源头: 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它们都成于1937年至1949年之间。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四新风跳出了传统史书...
評分不太厚的一本书,能说尽中国民国以前的历史大概,该是很考验功力的了。我只看到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很低落了。 从华夏文明的发源讲起,客观清晰的表述很得当,除了充斥纸间的以本民族文化为优,异族为低劣的“民族自豪感”让我很不欢喜。本来部落间野蛮攻伐,是文明低劣的表现...
這本書怎麼說呢,要是不懂中國曆史你看著沒用,什麼都一筆帶過!你要是懂中國曆史吧,感覺就是總結一下!總之就是中國曆史博大精深,一本書寫全太難瞭!
评分這本書怎麼說呢,要是不懂中國曆史你看著沒用,什麼都一筆帶過!你要是懂中國曆史吧,感覺就是總結一下!總之就是中國曆史博大精深,一本書寫全太難瞭!
评分正在看,評個屁啊
评分立意不甚高。
评分看瞭上冊,古文很多,不太容易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