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伯格(1933- ),旧金山大学广播与电子传播艺术教授,一个机智而风趣的老头儿。他涉猎广泛,文学和哲学是他学生时代的主修专业,媒体传播学又是他执教的学科。身在学院,他身上却没有被丝毫学院气,他主张以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学科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他更主张学术的自律和尊严,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对学术界的荒谬、腐败的辛辣揭露和嘲讽。或许,我们会发现这些现象也发生在中国。“谋杀”,是他的作品的主题。而谋杀可能是一个喜剧,谋杀之后的解剖更是令人痛快淋漓。学术,也许正在经历这样一次谋杀……
他的作品,已有德语、瑞典语、意大利语、韩语、印度尼西亚语译本,中文译本正在陆续出版。
《涂尔干死了!》是阿瑟·阿萨·伯格最近一部学术推理小说,这是一部集社会学理论和推理小说于一体的作品。来自19世纪和20世纪最重要的几位社会学家和社会思想家W.E.B·杜波依斯、埃米尔·涂尔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拉基米尔·列宁、格奥尔格·齐美尔、比阿特丽斯·韦布和马克斯·韦伯在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一个学术讨论会。在会前的一个晚会上,发生了学者斗殴、珠宝失窃、涂尔干失踪等一系列可怕的案件,杰出的私家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忠实的搭档约翰·华生博士介入了这群社会学家,展开调查。社会学家们纷纷向福尔摩斯讲述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并展开了一些争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种族理论、精神分析等社会在这里激烈交锋,充满了智慧、思想和幽默。终于,这场扑朔迷离的案子真相大白,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涂尔干的一个试验而已。
期望颇高,开局不错,结局令人失望。 这本书在视角上还算有趣,但理论嵌入实在太过生硬,而且。。。我分明地感到作者对社会理论的了解仅止于门外,虽然普及型读物都是这种样子,但不免令人失望。。。 用了我小半个白天的时间,好歹算是个另类的阅读体验。凑合着吧。
评分作为社会学的学生,大一读了一年的涂尔干,看到这个书名还是相当激动的。(当时读那厚厚一本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真的是想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得不说作者这个把社会学和小说结合的初衷还是很吸引人的,感觉本意是想写成苏菲的日记那种。 然而,然而,作者的语言功力实在有限...
评分最初接触社会学还是源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那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对这会学了解的开始。《涂尔干死了》是关于社会学理论的另类读本,汇集了西方主要社会学家的核心理论,可以算是社会学的一个启蒙读本吧。 用悬疑小说的形式阐述社...
评分推荐一本轻松了解社会学的书---<涂尔干之死> <涂尔干之死>是一本荒诞不经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却是上至马克斯 韦伯下至哈贝马斯的众多学者,他们大约正在开鸡尾酒会,突然涂尔干离奇死亡,围绕这个案件情节进一步展开. 在这些古怪的情节中,各个学者的谈话中很巧妙的融进他们的...
评分自从知道了阿瑟伯格的荒诞小说系列,我就开始孜孜不倦地找,前后跑了五家书店,终于凑齐了目前出的四本。最近的就是今天看完的《涂尔干死了》,说的是社会学理论。 看过这个系列的两册,对于他的荒诞我很推崇。但说老实话,这本书让我觉得挺失望的。或许真的应了那句古话——事...
竟然还有这样关于学术的科普真的是很有特色的!涂尔干的自杀理论。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某个特定社会里孕育出来的‘集体意识’——始终会在个体身上出场,我从我的研究中看到,宗教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个体身上创造出一些信念,让他们遵循社会的要求。涂尔干理论犯罪是社会问题,仅仅是为了我们的道德优越性和福柯的监狱,精神病有着相似的见解
评分看在用了福尔摩斯词牌的面上算及格吧……虽说有那么些微的福学梗然而同人作品基本要求没完成……这种方式来写学术科普蛮不错的,有知乎神贴的意思;然而作者也就是涂尔干和韦伯比较用心,其他的都比较潦草,尤其是列宁这个龙套。trick有点呵呵。其实还是大众传播那本写得好。
评分竟然还有这样关于学术的科普真的是很有特色的!涂尔干的自杀理论。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某个特定社会里孕育出来的‘集体意识’——始终会在个体身上出场,我从我的研究中看到,宗教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个体身上创造出一些信念,让他们遵循社会的要求。涂尔干理论犯罪是社会问题,仅仅是为了我们的道德优越性和福柯的监狱,精神病有着相似的见解
评分情节真是够荒唐 学术部分还很勉强 两方面都不如《苏菲的世界》 不过还算有内容
评分适合当教学幻灯什么的。结尾一伸脸还不错。福尔摩斯同人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