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德•西蒙(1913-2005),法国新小说派作家。一九一三年出生于马达加斯加,一九三六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战争的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有《弗兰德公路》、《农事诗》和《历史》等,一九八五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常言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这样的“常言”幸好我只在本雅明评价普鲁斯特的时候才看到,近几天重新想起是在读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我不知道如何归类西蒙的这部小说,倒不是说因为其晦涩难懂,而是因为迷惑不解。西蒙虽然归属于法国...
评分春节期间历时近半个月看完了这本大师之作,读后体验:奇迹之作,叹为观止;迷离缭乱,欲罢不能。 忍不住自己来叨叨几句。 西蒙的这部小说堪称全方位打破常规的特异之作,其中可圈可点可掰开来议论一番之处太多了:诗画结合的新小说手法,意识流,快镜摄影式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评分春节期间历时近半个月看完了这本大师之作,读后体验:奇迹之作,叹为观止;迷离缭乱,欲罢不能。 忍不住自己来叨叨几句。 西蒙的这部小说堪称全方位打破常规的特异之作,其中可圈可点可掰开来议论一番之处太多了:诗画结合的新小说手法,意识流,快镜摄影式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评分没看完
评分这老头是我最爱
评分没看完
评分“坚持,坚持……”这是读《弗兰德公路》时我心中唯一的念头,作者那种“同时性”的写法使得故事的情节完全被割裂,想要凭借顺故事情节为主线来读完这本书,真的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 作者描写的东西其实很震撼,故事中的事件按它们在人的意识中出现的次序依次书写下来,情节中的前后顺序被人的意识中的所呈现的顺序所代替。这样写下来的小说就象是一个依照时间拍摄出来一部电影,之后该电影被打乱后又重新组合一样,虽说组合的方式依据一定的法则,但对于读者来说,想找到这个法则实在是相当困难,作者笔下的故事,完全像只万花筒,同时把多个面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初读者无所适从。 具体可见我的书评。
评分当年看的时候很震撼,现在想想也就那样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