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纳博科夫 小说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外国文学 美国 俄罗斯 美国文学 普宁
发表于2025-04-24
普宁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忘标了 纳博科夫一如既往地黑精神分析
评分说到被送往集中营的旧爱恋人,普宁的回忆、幻觉与思绪交织在一起,终于有了较为炽烈的表达。“普宁一直克制自己……永远不再怀念米拉.别什劳金……因为在一个连米拉之死这种事都可能发生的世界里,一个人要是还对自己真诚的话,就不可能指望还有什么良心,更谈不上什么感觉,会继续存在。”因为若非如此,他会一遍遍地想米拉是如何死去的:“由于没有正式记录说米拉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在您的脑海里便一次一次地死去,又一次一次地复活,只不过为了再一次一次地死去。”有几章的日常感让我想到《小人物日记》。全篇的叙事几乎都很平稳,偶有这样的流露,简直像冬天没掖好的被角。纳博科夫的文笔优美、准确,举重若轻。会想到冬日林间积雪融化,汨汨并入未冻结的溪流。
评分普宁我觉得有点象围城,当然它没有围城那么尖端甚至有点刻薄的幽默,相象主要是因为它也描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圈的故事。知识分子是个有趣的群体,在里面存在着数目宏大的如果拿原始社会崇尚体力的标准,或者拿功利社会金钱=成功的标准来衡量绝对是毫无用处的废物的人。除此之外还有个别极端的,甚至不懂得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不懂得丁点的人情世故,却对鳞翅目昆虫最细分枝的两个目之间的差别头头似道,对灰姑娘穿的水晶鞋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一清二楚,对贾宝玉穿的内裤长篇大论的人。这些人在人群里常常由于他们的不一样而成为人们的笑料,普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憋脚的英语,走路的姿态,社交的窘态都成为学校里一旦模仿就能引来哈哈大笑的聚会下酒菜。但当书里揭开这些爬虫一样怪诞的外壳,才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大多只是象蚕宝宝一样肥胖无害而且透着可爱。普宁在得知自己将被解雇的那个夜晚,他其实非常高兴的搬进了一幢满意得不得了的安静老房子,收到了遥远的儿子寄来的美丽大玻璃碗,成功邀请了一位不可能请来的教授,调了美味的酒,一切都好得不得了,但在晚宴的最后他得知了这个残酷的结果,他独自一人收拾残羹剩饭,当他失手滑了一个胡桃夹子,在盥洗池里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时,他抬起头来望着窗外的黑夜,眼睛注入泪水。普宁最后死要面子的拒绝了一切其他的变通,离开了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提供给他工作的城市。这时候,你不得不佩服这些怪人的勇气和他们的真实。普宁是我读的这几本Nabokov的书里最差的一本,也许是因为翻译的关系,纳大师的书估计是世上最难翻译的一类书,他太热衷把玩语言了,这些双关语也许是他书里最精华的笑料或隐语,但在翻译的时候这些都得靠附注来表达,所以几乎是全部毁掉了,所以能读英文版是好一点的解决办法。
评分“他的俄语像音乐,英语像谋杀。”
评分普宁无论是在家庭、学院还是社会当中都是一个边缘人物,我并没有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对这种边缘感产生共鸣,明显思想有些偏激,这可能和纳博科夫俄裔美籍的身份有关,结尾很有电影的画面感,纳博科夫的作品还是更喜欢《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洛丽塔》次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普宁》是纳博科夫第一部引起美国读者广泛注意和欢迎的小说。它描述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的生活。他性格温厚而怪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离弃了他。他子然一身,只得沉溺于故纸堆,钻研俄罗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学聊以自慰;时时刻刻回忆往事,流露出一股浓重的乡愁。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诙谐而机智地刻画了一个失去了祖国、隔断了和祖国文化的联系、又失去了爱情的背井离乡的苦恼人。
宋人词话里面讲有句无篇有一句让我印象颇深,大意是七宝楼台,拆将下来,不成片断。读《普宁》最大的感受却是,乍一读起来,零零碎碎,读着读着,轮廓却渐渐清晰,读完是七宝楼台。这显示了极其成熟的写作技巧。 这种化零为整的技巧当然是苦心经营的。如果用在其他人物身上,...
评分觉得纳博科夫在书里最迷人的写作都是关于回忆的部分。 心脏的疾病成为往事回魂的莫种隐喻,也作为一个窗口向读者打开。 书中这样描述普宁心悸时看到的来自过去的情景:比起玻璃窗上映现的屋内某样东西的影像同窗外的景致那种不协调的程度又要小得多。 回忆的部分清晰流畅。而进...
评分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纳博科夫的作品,也不晓得为什么在纳先生的众多作品中独独选中它来作为开头。 就像纳先生自己说的,资产阶级出身的人有一种浅薄的感伤气质,况且普宁还是一位俄国绅士哪。现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里,如果还想保持一小块优雅的精神世界,就注定了要承受无边无际...
评分普宁的人生,暗含了每一个被遗忘被嘲笑被忽视的平凡的普通人的影子。 普宁日趋暮年,胖胖的身材,秃掉的脑袋,不修边幅的邋里邋遢,却也饱含着对自我一种执拗的坚持。他的一生,就像人群里随便拖拽出来的普通人一样平凡,当然,悲怆是所有人生的底色。一事无成,婚姻失败,甚至...
普宁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