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堡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是前苏联“解冻文学”最伟大的先锋巨匠。他一生经历复杂,交游甚广,几乎与三四十年代的所有欧美作家、艺术家皆有来往,并且亲眼目睹了斯大林时代苏联所有名流文人的沉浮沧桑。
《人·岁月·生活》是他晚年倾注极大心血完成的自传体回忆录,勇敢披露了众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记录了他那个时代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文艺史诗”。 本书60年代在苏联出版后立即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其译本在整个西方轰动一时。70年代其节译本在国内作为“内部读物”供高层参考,流入民间后被圈内人士私下传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这次的版本是国内首次全译并公开发行的惟一中译全本。
在读此书之际,一个远亲去世了,前一天还在散步,三十小时左右就离世了。想到元旦去世的二舅,几乎如出一辙。我不由内心五味沉杂。人生是什么?人活的意义是什么?真是说不清楚。 爱伦堡经历的时代是人类最动荡的时代,欧洲“黄金时代”的尾声,二次大战,俄国革命。而他又不是...
评分在读此书之际,一个远亲去世了,前一天还在散步,三十小时左右就离世了。想到元旦去世的二舅,几乎如出一辙。我不由内心五味沉杂。人生是什么?人活的意义是什么?真是说不清楚。 爱伦堡经历的时代是人类最动荡的时代,欧洲“黄金时代”的尾声,二次大战,俄国革命。而他又不是...
评分五折买下了这套书,很高兴;读了之后才知名不虚传。 以诗作评,尽在不言中: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
评分爱伦堡对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则是刻骨铭心的——牛棚里、残垣边、油灯下,多少人在抄写传阅。在那片灰暗的年代里,这本书成了唯一带彩的颜色。发生在苏联铁幕里的人和事,似乎同样发生在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 爱伦堡是幸运的,他走出了铁...
评分最初听说爱伦堡,还是在"文革"初期的少年时代。当时的大批判经常提起他的小说《解冻》,斥之为"苏修""反斯大林"的代表作,是株大名鼎鼎的"大毒草",以致"解冻"后来一直成为"某种思潮"的代称。但几年后,他的《人.岁月.生活》中文节译本却在一些青年中"热烈地"悄悄流传。"热烈"...
反正是看不下去
评分2008-06-12
评分#201701#所涉人事陌生,读来有障碍。(第一部1月9日读毕)
评分老觉得书名是《岁月。人生。和狗》
评分岁末想看长时段的东西,用长长流过的岁月来消磨如今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科大图书馆找到爱伦堡的这部回忆录,简陋的蓝色封面,厚厚六册。1979年人文社的版本,书后插的借书卡干干净净,未曾有人借阅,我是第一个读者。时光在这里有了一种特殊的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