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朱光潜 修养 随笔 思想 致青年 教育 人文 美学
发表于2024-11-22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读着内疚不已。
评分最喜朱老对“理智与情感”的阐释,认为现代哲学是十八世纪理智主义的反动,“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理智即是先见,生命不受先见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这也和朱老的美学主张一致,认为“艺术就是情感表现于意象。”情感表现于意象从而得到美感。艺术的情感本质论的确立,是与理性本质论分离的历史过程。情感论与体道论共同存在,形成一种悖论:中国美学一方面把美的性质理性化,归结为道的表现,而道又被儒家理解为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把美感性化,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是感兴的产物。情是理的基础和本源,离开了情感,理智也毫无用处。
评分称“现代哲学的主要潮流可以说主要是18世纪理智主义的反动。自尼采、叔本华以至柏格森,没有人不看透理智的威权是不实在的。依现代哲学家看,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理智就是先见,生命不受先见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这点与柏格森反对理智,高扬直觉情感的生命美学相契合。由此,朱老提出了把生命哲学当作“以情为本”观点的理论基础朱老与众多“五四”时期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作为处于社会变革大流中的学者,其美学著作几乎都与现实社会、文化和人生问题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对社会的人的改造应该给予“感性”之上,辅之理性,人生和文化都应该“以情为本”。“理智支配生活的能力是极微末的,极薄弱的”“心与其说是运思的不如说是生情的”,情是理的基础和本源,离开了情感,人生便没有多大意义。
评分第一次读的时候18岁,受益多多(从图书馆借的书)。如今又读了一遍(这次连带了《谈修养》),受益匪浅。朱光潜先生信言语间见真诚,读起来有一种交心的快乐。这种写作品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极其稀少),这反倒让我想念以前杂志上的“读者来信”专栏,作为旁观者可以借此看到人与人互动、信任的美好。
评分苦口婆心 谆谆教诲 循循善诱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修养》分别写于朱光潜的青年和中年时期,这两部单独的作品编为一卷还是首次。书后所附十二篇文章也与青年的修养相关,因此一并奉献给读者。《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于作者留学英国期间,以“给一个中学生的十二封信”为题,分期发表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杂志上,1929年3月辑成一书,由开明书店出版。它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修身、谈社会运动、谈爱恋,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要有理想,勿随了世俗贪图近利。《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是作者十年后,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体验而总结出的做人的道理,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谆谆引导。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内容回顾 第一封信:论读书 关键词:习惯;兴趣;读书方法有二 大意:读书有必要形成习惯;书目的选择要根据兴趣;读书方法至少有二,一是两读法,二是必须记笔记。 第二封信:谈动 关键词:愁之源;泄愁之法 大意:烦恼源于自然;解愁于泄,泄之法在动 第三封信:谈静 关键...
评分 评分看完了朱光潜先生的《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感觉真的不错。先生苦口婆心,谆谆善诱,为青年人提出了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修身的建议,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国民性、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先生目光如炬,许多见解一语中的,让人知道世事也不外如是。 令人大感惊...
评分速读一遍,又略读一遍,获益良多。原本是有些素养的我,而今会更能共情、包容。 那些拿来做题目的谈论的问题,青年、甚至是人,的确都应该认真思考一番的。若我在中学时有幸读到这些,而今定会是另一番景象。良师益友,对人生、尤其是刚开始的人生,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意义非常...
评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tradition),一为时尚(fashion)。儒家的礼教,五芳斋的混沌,是传说;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