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时期新思潮派的重要代表作家。 生逢辰年辰月辰日辰时,故得此名。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自幼浸淫中国古典文学,汉学修养深厚,同时又精通西方文学,可谓学贯中西。不但文学视野多元浩淼,且执着于身体力行。1921年3月至7月游历中国各地,著有旅行随笔集《中国游记》。一生创作小说148篇,以历史题材居多,且涉及佛教、道教、基督教。擅于从各类哲学视角来解构社会和人性的本质。行文风格冷峻蕴藉、犀利鞭辟,同时也不乏意趣盎然的俏丽文笔。由于受当时日本社会的影响,只能将内心的隐痛与希冀借笔下人物释放表达。《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是其小说代表作品。
本书收录了日本文学巨擘芥川龙之介的中短篇小说共二十一篇。其中,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代表,从独特叙述视角和叙事结构出发,冷峻地观照了“他人即地狱”的彼时日本社会心理。这种畸形的个体心理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发人深思。此外,以《地狱变》为代表的作品则表现了“为艺术的艺术”的孤独者的人生悲歌。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成“艺术至上”的理想,这沉痛代价的背后是孤独灵魂的痛苦咆哮。总而言之,芥川的小说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好以古观今,尤擅从禅宗哲学来解构故事,鞭笞人性。实属佳作,深刻而冷峻。
在生存面前,人们轻易的撕下了道德的面具,露出了丑陋的肉体。 “罗生门”一词,在日语中含有“位于人间与地狱之间的城门”的意思,因此,芥川把故事发生地设在罗生门是有深意的。(黑泽明改编自芥川的另一部短篇《密林中》的电影也取名为《罗生门》,并将以在罗生门下讲故事的...
评分《罗生门》无疑是芥川龙之介的力作。紧凑的情节与压抑的空间感都极有力地渲染了故事的静寂、阴森与晦暗不明。小说中的老妪与“下人(geninn)”并不能严格地说他们是善或是恶,两者抱有同一个目的——在乱世中存活。“楼梯”是故事发展的一个隐形分界线。随着“下人”爬上楼梯...
评分 评分篇篇精彩
评分芥川的笔调像是一个故事叙述者,有条不紊清丽优雅,勾勒出许多幅细致的日汉风俗图。地狱变读罢久久心悸,试着笨拙地分析了一下竹林中,感觉漏洞百出,果然还是不够啊。
评分每一篇都具有讽刺意义,不百度都没法完全领会????,类型各不相同,相同的是每一篇都猜不到结局,印象最深的是《地狱变》,黑泽明的《罗生门》是《竹林中》这篇改编的
评分翻译挺一般的
评分好像以前什么时候看过。有几篇改编的电影也看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