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下的外交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李鸿章 历史 近代史 外交 中国近代史 董丛林 传记 政治社会历史
发表于2025-02-07
刀锋下的外交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从李鸿章作为一个总理衙门也就是外交部长,“一生功过在和戎”的历史来影射出在一个“弱国无外交”下,李鸿章也无能为力。
评分读书日就是生日~纪念一下~坚持阅读
评分看得我快看不下去了,心胸气闷。:-C,好难过///////真的是没读完。
评分内容平平,无甚高论,深度不够。对马关条约、中俄密约的谈判过程描写不够细致深入,与最近读过的茅海建的几本书爬梳史料的功底相去甚远。按理说董丛林也是清史名家啊,不知其他作品如何? 当然也不是毫无收获,系统性的学习了李鸿章的外交生涯,知道了以前不太熟悉甚至毫无所知的细节,如对秘鲁的交涉、历聘欧美等,可作为未来继续深入的切入点。
评分中国的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李鸿章,顾维钧
董丛林,男,1952年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晚清政治史、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多部。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内容简介: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时,是与“洋将洋兵”打交道的主角,平捻之后又升任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正式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天津教案、中法和战,从一个教堂到一堆教案,充分体现了李鸿章其忧患意识和防患弭患的策略构想。甲午海战到“马关议和”,成为李鸿章政治外交生涯中最大跌落点,“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却尽”了。《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史论结合,叙事生动,论说独到,再现了起伏跌宕,机谋无奈的晚清外交史上真实的一页,是单从外交方面来评价李氏的一部作品。
《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令我重新认识了李鸿章,也真切地看到1870年至1901年这三十年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李鸿章以及中国外交。
评分李中堂,有点“二”,他总是把所有问题自己扛。 近代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你说他二不二?我觉得啊,他老人家既有“二愣子”的闯劲又有“二杆子”的韧劲。或许有的人还觉得他怎么这么傻呢,难道他不怕后人骂他(谤满天下)吗?其实啊,他老人家不傻,他是太自信、太...
评分李鸿章这个名字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过重重的一笔,他曾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曾试图想通过高层的内部改革以及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富强、国强的希望。可是事与愿违,最终连自己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也灰飞烟灭了。而他经手的几个重要的丧权辱国条约却使中国加快了进入...
评分李鸿章作为一个去世百余年的历史人物,是非功过到现在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毁誉参半,始终徘徊于伟大和卑劣之间。而细数这些争论,无论是褒其中兴名臣能忠勇任事,还是贬其和戎误国而骂名汹汹,其纠缠的焦点无不集中于他所经办的外交事宜。那么,在晚清帝国那风雨飘摇的四十年中...
评分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列强入侵以来,为祸最烈,遗毒最深的一个国家并非欧美之国,而是我们的东邻——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毁灭了东亚地区最大的舰队——北洋水师;在东亚第一要塞——旅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战争结束后,更是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
刀锋下的外交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