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時,中國近代史專傢,中山大學教授。嚮來有“思維活躍,一直很敢說”之譽。
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哲學史稿》、《晚清大變局中的思潮與人物》、《路標與靈魂的拷問》等。
主編有:《現代與傳統叢書》、《荒原學術文叢》、《牛虻文叢》等
《昨天的中國》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近代中國的軌跡,迴顧瞭晚清何以在立憲中走嚮滅亡,並分析瞭大國盛衰的五大樞機,在作者看來,一嚮被我們斥為晚清“假立憲”清末憲政,若用一個“假”字全盤否定清政府的立憲,未免過於簡單。事實上,清政府的確為立憲做瞭不少準備,相反,最後導緻清王朝的速滅,也與這場憲政有關。
下篇則是對辛亥革命及革命後的一些獨特思考,作者眼裏的袁世凱,是近代中國少有的乾材,若不是宋教任被刺後,革命黨人斷然發起二次革命,中國極有可能走上憲政之路,因為牽扯事件的國務總理趙秉鈞都被傳喚到瞭上海審問,這從另一個側麵展現瞭司法機構作為正義的最後守護者的威力。
類似發人深省、給人啓迪的觀點在書中頻頻齣現,雖談不上石破天驚,但至少也能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更加深切的瞭解昨天的中國,從而更清楚明天將要走的路。
先说书本观点,首先作者对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接受了这些观点,对人的思想与看法都会有新的突破与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值得一看的! 可是说到具体内容,书中几乎90%文章都是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都是一些记录,我觉得这样把访谈汇编成书不是一种...
評分 評分由于中国大陆文科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客观的历史教育的缺失,对历史知识的需求给了戏说历史者比较大的空间,所以当下最火的就是写历史。 袁伟时是治近代哲学出生的,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受过严格的历史学训练,我觉得可能没有。历史学家余英时曾经说过,重构历史绝不是把观众当作...
主要是訪談、講話稿的匯編,重復觀點較多。書中涉及的近代史研究成果,現在應該已經成為知識界的共識。不知道現在近代史教科書是怎麼寫的,麵對這些研究成果,不知道那些意識形態論述如何自圓其說。
评分不是研究專著,以訪談、演講及散見於報刊的論文為主,故前後行文多有重復之處。然對晚清變局、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反思,對慈禧、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其人其事的評議確有創新之處,戳穿假象、剝落脂粉,直書成敗得失,有耳目一新之感。以此反觀曆史教科書,雖不至於滿紙謊言,但至少簡單粗暴瞭點。
评分挺厚,訪談居多,這樣也好,幾個觀點反復說,印象深,哈哈。
评分自秦以來,中國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宗法專製社會,儒學為上,君君臣臣,講究服從。我贊成作者的觀點,就是在這種政治體製下,領袖的見識和魄力對曆史進程都有重大作用——寬泛來講,領導集體亦是如此。在這種觀點下,孫中山明顯不是一個閤格的政治傢,而是政治野心強大又滿嘴亂跑火車的傢夥。康有為就更糟糕,私德也差。作者還講到瞭慈禧在戊戌變法中的積極作用,這很新奇。
评分自由知識分子中的史學大師作品,雖然很多篇章明顯重復,但袁偉時老先生的銳氣和大膽非常令人欽佩!年過八旬的老者還能如此觀點鮮明,言語銳利,實在罕見!書中值得品味的精彩章節比比皆是,作者對孫文醜惡麵的空前揭露令人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