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輯)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後浪齣版公司
作者:王銘銘主編
出品人:後浪
頁數:264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
價格:3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6271691
叢書系列:中國人類學評論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中國本土人類學
  • 王銘銘
  • ★Anthropology
  • 我的田野
  • 待宕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傳統音樂
  • 人類學
  • 中國
  • 學術評論
  • 社會研究
  • 文化研究
  • 民族學
  • 學術期刊
  • 社會科學
  • 理論研究
  • 人文社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類學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麵研究的學科群。此詞由anthropos和logos組成,從上理解就是有關人類的知識學問。最早見於古希臘哲學傢亞裏士多德對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及行為的人的描述中。1501年,德國學者亨德用這個詞作為其研究人體解剖結構和生理著作的書名。因此,在19世紀以前,人類學這個詞的用法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體質人類學,尤其是指對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研究。進入19世紀後,歐洲許多學者開始對考古學化石遺骨的發現感興趣,這些遺骨常伴有人工製品,而這些製品在現在的原始民族中仍在使用,所以學者們開始注意現在原始種族的體質類型和原始社會的文化的報道。這些情況最初是由探險傢、傳教士、海員等帶到歐洲的,爾後人類學傢也親自到異文化中去搜集這方麵的材料。因此,人類學中止瞭僅僅關注人類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傳統,而進一步從體質、文化、考古和語言諸方麵對人類進行廣泛綜閤的研究。當然,由於各國學術傳統的差異,對人類學的名稱及各分支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在歐洲大陸,人類學一詞僅作狹義的解釋,即專指對人類體質方麵的研究,對人類文化方麵的研究則稱為民族學。

作者簡介

目錄資訊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輯)》目錄:
代發刊詞
人類學與21世紀
迴顧與展望
25年來中國的人類學研究:對其成就與問題的思考
中國民族學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人類學世紀迴眸
論中國場景下人類學與民族學的關係
反思中國人類學的學科史
跨學科講壇
我與互惠人類學
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代
追憶
費孝通先生1996年學術活動的幾個瞬間
文化人類學席明納紀要
按語
中國民族誌本土化建構及方法
中國的變遷和中國人的身體
中醫在法國——探討在西方進行人類學研究的方法
“彆娶大腳女人”——從傳統智慧到世界公民
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
西南“道”與“行”之個案
質性與量化研究的關係——從一個案例看如何分析調查材料
自殺研究與中國人類學的理論探討
美國的民族識彆問題
知識社會學與中國知識分子
在地化研究與中國社會史前景
上海南匯絲竹樂清音:相關其傳承與變遷的民族音樂學研究
博物館與文化再現:人類學的視角
人類學實地研習營
第一屆人類學研習營活動報告
物·展示·文化——圍繞“物質文化”的研討
述評
從脫嵌到嵌閤——評卡爾·波蘭尼的社會思想
當庫剋與夏威夷人相遇——讀《曆史之島》
符號中的曆史與曆史中的符號——評《穿越時間的文化:人類學的路徑》
書評
《論人類學與文化自覺》
《從書齋到田野》
《重歸“魁閣”》
《林惠祥紀念文集》
《李亦園自選集——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
《西方與非西方》
《中國人類學史》
《時空穿行:中國鄉村人類學世紀迴訪》
稿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代(汪暉)、中醫在法國(賀霆)、博物館與文化再現(潘守永)、物·展示·文化

评分

王銘銘和汪暉的兩篇尤其值得讀,不過似乎也就隻有這兩篇值得讀…

评分

王銘銘和汪暉的兩篇尤其值得讀,不過似乎也就隻有這兩篇值得讀…

评分

如何詮釋中國及其現代(汪暉)、中醫在法國(賀霆)、博物館與文化再現(潘守永)、物·展示·文化

评分

王銘銘和汪暉的兩篇尤其值得讀,不過似乎也就隻有這兩篇值得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