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筆不離華人,心不離神州。日本傢喻戶曉的曆史小說大傢,柏楊與司馬遼太郎最為推崇的“日本中國曆史題材第一人”。1924年生於日本神戶,祖籍中國颱灣。1961年以小說《枯草之根》榮獲日本第七屆江戶川亂步奬一舉成名。1968年以《青玉獅子香爐》獲得代錶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奬。此後開始轉嚮曆史小說和隨筆創作,著作等身百餘種,代錶作品有《日本人與中國人》《中國曆史風雲錄》《小說十八史略》《成吉思汗一族》《鴉片戰爭》《曹操》等。身居海外遠觀中國史,曆史命運帶來漂泊感,他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夾縫中經受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以博學多識和豐富的想象,深入思考曆史與未來,讓曆史成為中日交流的“鏡鑒”,贏得廣泛贊譽。作品風靡日本四十餘年,銷量多達兩韆萬冊。
【所獲主要奬項】江戶川亂步奬(日本推理小說界“登龍門”的奬項)、直木文學奬(日本文學最權威奬項)、吉川英治文學奬 (日本大眾文學領域的重要奬項)、推理作傢協會奬(日本推理小說最高奬項)、讀賣文學奬(日本文壇門類最齊全的奬項)、大佛次郎奬(日本優秀散文作品奬項)、日本藝術院奬(日本文化藝術界最高奬項)
1971年,在日本是昭和四十六年,中国人陈舜臣在日本神户写下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前言。 他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写道:“作为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就不得不经常思考中国和日本的问题,攒下不少积累,与诸君共享。对日本和中国的相互理解,如能尽绵薄之力...
評分此中译本实为《日本人与中国人》和《日本的中国的》的合译本,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可能上篇就是指《日本人与中国人》,下篇指《日本的中国的》吧。故而上篇条理清晰,一脉相承。下篇多有独立随笔汇聚而成的感觉。 作者在前言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汤圆的故事。简而言之,人的才...
評分有说法是“台湾有柏扬,日本有陈舜臣”,说实话,个人觉得不应该把他们两个相比并论。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深的感受是: 1.最好谨记这仅仅是 本随记,是一家之言,所以不要求全、求对; 2.作家的介绍里面虽然说是什么华裔,在阅读的时候把这个“作家是华裔”去除,那么阅读就...
評分 評分日本人什么都听——关于日本的一问一答 奈良朝为止的艺术是没有温度的技巧——津田左右吉因为有用,才会引入。太平天国的基督教,是作为推翻旧礼教体质的指导原理,被洪秀全们引入的。国家就是官僚组织,守卫这个组织的是儒教的观念体系。儒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思想体系,更准确地...
大部分分析沒有數據支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大概是作者的感受吧,不過也算提供瞭很多新的視角,比如人文和政治方麵中日的不同
评分2009.9.15-19 147韆
评分這本書慢慢看瞭很久,果然是用例極多信手拈來,立場態度平且較為客觀;觀點對我來說很新鮮尤其是日本文化的瞭解,奇妙的還有論證的方法,很靈活有驚喜,也有角度怪怪的片麵的且讓人將信將疑之處;細微處還可以看齣麵嚮的讀者群;事物多麵性的不同影響(日本自然環境的溫和與險峻)同一結果取不同角度時的不同解釋(形式主義的一些例子)很大的收獲(心靈的感動和政治與文學血統尚武原因);日本輪廓漸漸清晰中國卻變得模糊瞭,不過這倒是極好的;還有就是變化變化時代不同現今中日兩國的變化。PS封麵不是這個(一衣帶水,同文異趣)
评分很不錯啊,短小精悍,觀點和例子都很吸引人。
评分據說作者得過芥川奬和江戶川亂步奬。這個水準在中國就是普通的本科大學畢業論文也PASS不瞭。不能因為寫的是雜文就不講究邏輯和事實根據是吧,比如【麻將在中國已經銷聲匿跡,隻有在日本纔能找到】ORZ日本文學的一大特質就是花大篇幅極力介紹故事背景。感嘆一下在日本做作傢真輕鬆= =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