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

象與騎象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

著名心理學傢,TED大會演講人。

1992年,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在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係任教16年。自2012年8月起,任職於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主要研究如何在組織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和道德心理學。

2001年,榮獲坦普爾頓積極心理學奬,該奬項是坦普爾頓基金會設置的一個分支奬。

美國脫口秀節目《科爾伯特報告》(The Colbert Report)嘉賓。該節目被《紐約時報》稱為“年度最好的電視節目之一,每周必看的娛樂節目之一”。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喬納森•海特 (Jonathan Haidt)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李靜瑤
出版時間:2012-12
價格:49.9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5014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積極心理學 
  • 喬納森•海特 
  • 自我完善 
  • 心理與行為 
  • 個人管理 
  • 心理 
  • 幸福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湛廬文化•心視界:象與騎象人(更新版)》作者喬納森•海特是著名心理學傢,坦普爾頓積極心理學奬獲得者,偉大的思想傢、積極心理學先鋒派領袖。

喬納森•海特在《湛廬文化•心視界:象與騎象人(更新版)》中把人類思考瞭兩韆多年的問題,歸結為10個假設,放在科學的天平上,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謬誤?海特提齣,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這兩個分裂的部分,使得人們常常陷於理性與非理性的思想爭戰之中,而這種爭戰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決策,也會削弱我們的幸福感。喬納森•海特融閤瞭心理學、哲學、倫理學、宗教以及人類學等學科知識,大量飲用瞭古今東西方哲學、文學與宗教中有關人的心理的看法,繼而以現今神經科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驗證關於古老的關於幸福的假設。

喬納森•海特不僅讓我們瞭解到,之前很多的所謂的“古老智慧”並不是真諦,而且還讓我們懂得,如何積極地、理性地去尋找幸福和生命的意義。

海報: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第一次读是13年的时候,当时遇到一些挫折,觉得快乐和逆境的两章写的特别好。说了“心流”的概念,提倡工作要能体会到“心流”。具体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当时也没有做笔记。 第二次读已经是17年,又遇到了一些自己短时间难以排解的挫折,于是想起了曾经帮助我走出低谷的这本书...

評分

人象分裂的隐喻及其缘起 这是一本有关人们如何通过身心合一来实现幸福并获得成长的书。为了阐述其观点,乔纳森•海特在开篇就借助了象与骑象人的隐喻。实际上这一手法并不新鲜:柏拉图就曾把心灵(soul)比喻为马车,马车是由“心理”冷静、理性的那一面驾驭...  

評分

我一直对理性和感性之类的事很有兴趣,比如你想要通过某个考试,但事实是早上起不来晚上上又溜出去玩,到临睡前追悔莫及。 最初我以为是时间的问题,但学过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后我发现依然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后来我把问题的方向换到心理学上来发现好了不少,这本书的名字...  

評分

01 阅读《象与骑象人》,让我重新开始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因为过于“重要”而显得有些老生常谈。 也因为这些问题太庞大,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干脆就避而不谈。 比如人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什么是幸福,人生有没有意义,我们到底该追求什么? 总体来说,是...  

用戶評價

评分

摸不到重點

评分

有些觀點對我頗有啓發,例如“心流”,“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三個層次的和諧,“美德是發揚自己優異的纔能”,“發揮自己的性格強項會令自己更快樂”。

评分

幫助我更多的理解自己和體諒他人。書中很多理論我之前已在彆的地方以另外的說法聽到過,經過這本書的檢驗,我對那些理論不再懷疑。比如老路曾叫我把情緒手寫下來,我沒聽,這本書裏通過實驗證明瞭這個做法對於幫助整理思緒是有效用的。我以前覺得,瞭解的越多,就越能體諒他人。其實不是。你得先經曆一些事,然後再瞭解,纔能更體諒。這也是輸裏說的,瞭解某種道理隻是一種顯性知識,而人生經曆帶來的智慧是沒法通過教授得到的,隻能經曆,然後纔能真正懂得。慶幸這一切是在我二十八歲前發生,這讓我有機會發展齣從逆境中重新開始的能力,來開始我的後半段人生。這本書像是很多種思緒和迷惑的總結。

评分

做得最最用心的一本書。海特是個很好很好的人。

评分

從作者書名用到的比喻(象是我們難以掌握的龐大自我意識,騎象人是我們自己)可以揭示本書的主題:如何調和兩極化的關係。科學與宗教並不相對立,心理學完全可以嚮宗教學習。自由派在看待保守派的言論時,也需思考保守派注重群體道德的理念。立場不同的雙方均認為對方纔是邪惡的反派,但比起邪惡帶來的社會危害,我們更該注意的反而是道德理想主義。道德理想主義會認為自己所行之事纔正確,並會為瞭一個正義的結果而采取不正義的手段。沒有加害人認為自己是過錯方。應當要警示自己不要走嚮分化的二元論解釋。努力想要從思想層麵掌控自我意識,大部分時候徒勞無功,通過行動的實現去反復訓練方可改善。通過對“惡心”功能和“提升感”的錶述,可以推測齣作者並不瞭解文學中的“淨化”,否則立論會更加完善。書中擴充瞭對暗默知和形式知的解讀,mark。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