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哲学之父”勒内·笛卡儿的主要著作。作者在这本书中以“普遍的数学”为方法论,按照几何学的推理方法,首先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脱离感官,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然后由“我思故我在”作为第一原则,推导出心灵和物体是不同的实体,心灵比物体更容易被我们认识。再次,根据在我们心中的至上完满的存在体的观念,推导出这个至上完满存在体(即上帝)的真实存在。再从上帝的至善,推导出我们知识的可靠性,因为上帝放在我们心灵中的观念不可能是虚假的,对于我们清楚和分明地领会的东西,我们是不会犯错的。最后证明了关于自我心灵和上帝的知识是最确定、最明显的。本书为英汉对照读物。
献给索邦神学院的信
给读者的序言
六个沉思的内容概要
第一哲学沉思集 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人类灵魂与肉体的区分
第一个沉思 能被怀疑的事物
第二个沉思 人类心灵的本质以及心灵如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
第三个沉思 上帝的存在
第四个沉思 真理和错误
第五个沉思 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的存在
第六个沉思 物质性东西的存在,以及心灵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反驳和答辩[节选]
关于第一个沉思
关于第二个沉思
关于第三个沉思
关于第四个沉思
关于第五个沉思
关于第六个沉思
译者后记
第二个沉思中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二个沉思中,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论证。这是笛卡尔秉持着绝对怀疑原则进行考察之后,找到的一个不可再怀疑的“阿基米德支点”。也就是说,即使我说服自己相信世界上没有天、没有地、没有物体,我也不能怀疑...
评分 评分 评分第二个沉思中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二个沉思中,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论证。这是笛卡尔秉持着绝对怀疑原则进行考察之后,找到的一个不可再怀疑的“阿基米德支点”。也就是说,即使我说服自己相信世界上没有天、没有地、没有物体,我也不能怀疑...
评分onenote格式无法复制上来所以放个图方便以后自己看 1.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为科学寻找一个不可置疑的持久的基础,从清除一切理所当然的见解开始。 只要有可疑之处的都应被抛弃;从旧见解所根据的原则开始→感官 感官不仅在远距离的东西上骗人,在切身的感受上也有...
在幻觉的背后是如何追索真理和确定知识的可靠性问题。笛卡尔,黑格尔等人将之归之于思维的理性,形成唯理论。唯理论将一切经验和感知,无论虚幻与否,都纳入到理性预设中来,或者如莱布尼茨单子论预设的“前定和谐”原则。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理性中寻找根据的做法只能依靠预设并形成推论的坏的无限。
评分虽然只看到笛卡尔6个沉思的第2个,但还是想先记录些什么,以免忘掉。高中的时候也做过怀疑一切观念,打破所有基础仔细审查然后重建,但最后还是放弃,因为太痛苦了,无法确定自己找到的就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观念,而且生活的习惯太强大了。不过我的怀疑一切还是不如笛卡尔进入的那么深入,至少我还没有开始怀疑自身存在。但笛卡尔用梦境做比,甚至开始怀疑自身的存在,他急切的想要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阿基米德之点,也许这就是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所在吧
评分一定要先过宗教观再来看。不然就囧了。
评分虽然只看到笛卡尔6个沉思的第2个,但还是想先记录些什么,以免忘掉。高中的时候也做过怀疑一切观念,打破所有基础仔细审查然后重建,但最后还是放弃,因为太痛苦了,无法确定自己找到的就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观念,而且生活的习惯太强大了。不过我的怀疑一切还是不如笛卡尔进入的那么深入,至少我还没有开始怀疑自身存在。但笛卡尔用梦境做比,甚至开始怀疑自身的存在,他急切的想要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阿基米德之点,也许这就是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所在吧
评分啊,原来是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